春节将近,为丰富辖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赋能社区文化建设,连日来,狮山横塘街道各社区开展各类非遗主题文化活动,让辖区居民过一个更有烟火气和文化味的春节。
领略非遗魅力 共赴文化盛宴
近日,狮山横塘街道金色社区通过苏州高新区文化配送开展苏绣技艺展,吸引不少辖区居民驻足参观,共赴苏州非遗的文化盛宴。
苏绣是苏州地区的传统美术,是四大名绣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针法精细,色彩雅致而著称。苏绣图案秀丽,题材广泛,技法活泼灵动。无论是人物还是山水,无不体现江南水乡那细腻绵长的文化内涵。此次苏绣展展出的是高新区新生代绣娘吴昊僖的苏绣作品,有充满生机的《盎然新生》,也有绚丽吸睛的《拥抱深蓝》……活动中,居民一边欣赏精美的苏绣作品,一边讨论着苏绣背后的传统文化,为巧夺天工的苏绣技艺所折服,纷纷发出惊叹。
持续一周的非遗苏绣展,不仅展现了传统技艺的魅力,更给居民带来了一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碰撞的独特体验,通过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居民的文化获得感。
新升社区开展的“簪花迎春”手工活动,为不少居民带来欢乐。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颜色、设计造型,从花瓣塑形到胶纸粘贴,再到饰品点缀与簪花固定,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地进行组装。
“哇,你这个珍珠和花搭在一起好漂亮!”大家互相交流心得,分享创意,纷纷完成了独具创意的簪花作品,迫不及待地戴在头上拍照留影,有的还通过视频向亲朋好友展示,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
剪出古韵新风 拓迎新春佳节
在新狮社区名悦雅苑驿站,老少居民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学着练习剪纸,为新春增添喜乐氛围。剪纸老师演示了选材、设计图案、折叠剪裁等基本技法,耐心传授锯齿纹、月牙纹等常见款式的剪法。大家也纷纷拿起红纸和剪刀,互相交流学习并创作出风格各异的剪纸作品,有活灵活现的生肖蛇,还有饱含祝福的“春”“福”字样,引得大家阵阵赞叹。
横山社区则组织辖区亲子家庭和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们欢聚社区,巧手学拓印,品味不一样的“文化年味”。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将刻有吉祥图案的模板覆盖在红纸上,接着轻轻上色、拍打、按压,渐渐地,一幅幅色彩鲜艳、古朴典雅的拓印作品呈现在眼前。看着自己亲手完成的拓印,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现场的陈阿姨说:“这次活动让我有机会带着孙女体验到了小时候我经常玩的剪窗花、拓福字,真是很好的文化传承。”
学府社区的“五老”志愿者也和小朋友们一起,老少同乐迎新春,学习非遗剪纸和中国结制作。剪刀在大家手中灵动起舞,一张张红纸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从简单的平结到复杂的双线结、蛇结,老师一步步细致示范,以便大家能够学会。参加活动的小秦同学笑着说:“中国结对于我来说很有挑战,为了能做得好一点推翻重来了两遍,虽然过程很艰辛,但结果很圆满,很有成就感!”
童趣传非遗 欢喜闹新春
感草木之奇,承非遗之美。春节将至,金色社区组织辖区适龄少年儿童开展“非遗记忆——植物染作画”活动,更好地了解植物染料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老师从耳熟能详的黄焖鸡、姜黄、紫番藤、枫叶等开始,将我国食用植物天然色素的悠久历史娓娓道来,接着详细介绍苏木提取的红色染料,从蒸煮原液、调整酸碱度、吸附着色到沉淀筛网各个环节,孩子们清楚了解生产全过程。活动中,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苏木染料在手帕上画上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作,结合新年主题,写福画蛇,寄托新年美好愿望。
一个葫芦,一支烙笔,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用烙画传统技艺烙出丰富多彩的图案,迎接蛇年新春,有栩栩如生的小蛇,有可爱的小表情,还有暖心的祝福语……1月24日,横山社区关工委举办“葫芦烙画‘绘’新春 传统文化润童心”主题实践活动,用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形式让孩子们通过现场体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民间技艺“活”了起来。
一系列的非遗体验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狮山横塘街道将以民俗传承为载体,探索更多活动形式,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服务的融合,把文化惠民服务送到家门口,为居民幸福生活再“加码”,切实增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狮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