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姑苏区苏锦街道锦华社区退役军人“聚能量”志愿服务队的大家庭里,有这样一位令人钦佩的志愿者——杨玉英阿姨。在过去的几年里,她每天的生活被一项项志愿服务活动填得满满当当,日子平凡却也闪着光……
杨阿姨的邻居小冯,40岁左右,八年前被查出患了骨癌。得知这个消息时,她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从那以后,她每两个月都会带着水果和生活用品去护理院看望他,就像去见一位挚友。一开始,病痛的折磨让小冯变得沉默寡言。她就坐在他身边,跟他唠唠家常,讲讲外面发生的新鲜事,用温暖的话语驱散他心中的阴霾。有一回,小冯不小心摔倒受伤,她去看他的时候,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她赶忙打来热水,小心翼翼地帮他清洗伤口,一边洗一边轻声安慰。这八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能陪着他,只要能让小冯在艰难的日子里能够感受到一些温暖,她心里就特别踏实。
杨阿姨还一直牵挂着一位特殊的小朋友,是一位脑瘫患儿安安。她第一次见到安安时,小朋友坐在屋里,眼神中透着些许胆怯与迷茫,杨阿姨慢慢靠近她,轻声细语和她打招呼,由此慢慢就熟悉了。从那之后,她便时常去陪伴安安,每次去都带一些精心挑选的礼物,有时是带些新鲜的水果,希望能给她补充营养;有时是带个可爱的毛绒玩具,看着安安抱着玩具露出了笑容,她心里也暖暖的。
除了关爱个人,杨阿姨还积极参与拥军优属、环保公益、暖冬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队开展拥军优属志愿服务时,杨阿姨经常自费购买大米、食用油等物品,她还亲手编织围巾送给退役军人和现役军人家属,并为他们提供测血压、测血糖服务。她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她也跟着开心,觉得她自己能为他们出一份力很有意义。
周末或节假日时,她有空就会和志愿者伙伴一起去古城河步道、路边及河边等区域捡拾垃圾。有时候她还在社区给居民讲垃圾分类知识。这些事虽小,但看到环境变得越来越干净整洁,她的心里就十分舒畅。
杨阿姨经常和志愿者伙伴一起整理大家捐赠的旧衣服,把破的地方缝好,脏的衣服洗干净,然后打包寄给贫困地区有需要的人。想到这些衣服能给他们带去温暖,她就觉得干这些活儿特别有意义。
在便民志愿服务中,杨阿姨更是发挥了自己的特长,给居民量血压、测血糖和磨刀,宣传健康知识。这些事看起来不起眼,却能给居民朋友们解决实际问题,她心里特别满足。
除了这些,杨阿姨自己还经常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就拿端午节来说吧,她会自掏腰包购买糯米、粽叶、红枣等食材,然后召集志愿者们一起动手包粽子。活动当天,大家围坐在一起,捋粽叶、做漏斗状、填糯米、压紧实、封口、扎捆,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包好粽子后,大家会将这些饱含着爱心的粽子送到残疾人士家中。看到他们接过粽子时脸上露出的惊喜与感动,她内心也充满了温暖。她说,能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社会的关爱,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意义。
这些年的志愿服务,杨阿姨不图回报,就是这么一件一件小事坚持做下来,她总是说想着趁自己还能做得动,能帮一把是一把,“以后啊,只要我身体允许,我就会继续干下去,把这份温暖一直传递下去”。
尽管已经步入退休之年,杨阿姨却依然以不减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每日投身于公益事业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真谛。她的退休生活不仅没有沉寂,反而如同夕阳般绚烂,每一天都充满了公益的色彩,并持续散发着温暖与光芒,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余热。
让我们向杨阿姨学习,用爱心和行动去温暖更多的人,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