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东浜社区紧紧围绕辖区老年群体的需求,以增进老年人福祉为目标,探索推进多元化养老服务新模式,重点落实生活照顾、医疗便捷、适老化改造、文化娱乐、关爱困难等措施。守护一方温暖,以多样化服务让老年人在家“享”老,晚年生活无后顾之忧。
“足不出户”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
每逢周三、周五的下午,枫桥医院、卫生服务中心都会安排医生团队来到东浜社区医养融合工作室坐诊,不仅可为居民提供免费量血压、测血糖、合理用药指导、老年人体检报告解读、健康咨询等一般诊疗服务,还可以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中医推拿理疗康复、疼痛管理、口腔保健、视力保健、心理干预等特色服务。
坐诊医生还对有需求的80岁以上老人、行动不便的高危人群提供上门诊疗、建立家庭病床等服务。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医养融合工作室的投入使用,优化了辖区内15分钟生活圈,让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为辖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触手可及”居家养老服务保障全面
“今天中午提供的红烧肉、肉沫茄子,炒菠菜、西红柿蛋汤,荤素搭配,营养丰富,每天她们饭送得很及时,味道也烧得蛮好”老陆开心地说。每天中午11点前,东浜新苑53幢的孤寡老人陆师傅总是能准时收到姚桥新苑居养中心工作人员送来的热乎乎的饭菜。以午餐为例,60-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一餐花费8元,价值非常实惠,不但解决老年人群体就餐困难问题,而且对不同就餐需求的老人,中心还提供集中就餐和送餐上门两种助餐方式,
洗衣、做饭、打扫、晾洗、收纳整理……辖区80周岁以上老人每个月都有6个小时上门免费上门家政服务,热情周到的服务让幸福“触手可及”。
“望眼欲穿”的老年大学来到“家门口”
“家门口”就能上“大学”。从去年2月份开始,老年大学瑜伽课程已连续开展3期,课程由专业的瑜伽老师指导,内容涵盖了基础瑜伽动作、呼吸调整、身心放松等多个方面。社区负责人介绍:“这些课程根据老年居民需求而精准开设,老年大学派出老师,社区提供学习场地和人员招募,参加学习的老人们彼此认识,身心得到了放松,共同陪伴,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手机课堂、八段锦、柔力球、古典舞等内容让老人们在“家门口”享受到专业的健身指导。社区现有7支舞蹈队,各具特色的文娱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银发“追梦人”。
“掷地有声”适老化改造“很满意”
自小身体残疾,自理能力较差的马师傅原先一直与90多岁老母亲一起生活。为解决两人的生活不便,安装人员在坐便器旁装上扶手,洗浴处增加了可折叠洗澡椅、并为马师傅与母亲配备了助行器……简单的“微”改造减少了生活中的不便和风险。
东浜社区围绕如厕洗澡安全、操作方便、环境改善、烟感安装、报警器监护、辅助器具适配等多方面实施适老化改造项目,截至目前已为47名老人完成了适老化改造。
“雪中送炭”关爱困难老人
空巢老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在感情上得到慰藉。东浜社区开展“温暖进社区、关爱空巢老人”公益活动,理发、量血压、编织围巾、为困难老人送爱心物资、关爱认知障碍特殊老人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让老人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新建的睦邻老年友好活动室,定期为老人们开展“古法养生锤制作”“多肉植物盆栽”“巧编竹编画”等手工活动。网格员每周到高龄空巢老人家走访,重大节日时,不仅社区充满浓厚温馨的节日气氛,空巢老人的家里也充满欢声笑语。
守护“夕阳红”,走好“五步棋”。东浜社区将继续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以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需求为目标,引入更多专业社会力量参与,让养老服务从“有”向“优”升级,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