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浒墅关兴贤社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创新,凝“贤心”、聚“贤智”、汇“贤力”,不断挖掘社区“能人”,激发“能人”效应,壮大自治力量,持续解锁居民家门口的“幸福场景”。
吹响“集结号”,推动社区“能人”入库
社区通过摸排走访,深入了解居民爱好、特长和意愿,开展社区“能人”招募行动,通过个人自荐、居民推荐、民情访谈、宣传招募等方式,将拥有不同专长且愿意参与社区服务的退休干部、青年创业者、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纳入社区能人库。同时,遵循“吸引、集聚、引领、奉献”的宗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服务阵地,打造兼具专业特长和服务热情的共治力量。目前,已有20余位“能人”在宣传、文化、治理、调解等不同领域开展工作。
绘好“全景图”,打造服务阵地矩阵
社区坚持从群众需求出发,重点提升社区各功能室服务居民作用,专门配置一批便民服务设施,打造更符合青年、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一老一小”需求的服务阵地。并根据社区“能人”专长、服务内容等,提升睦邻议事点、健康小屋、兴贤·家等阵地的共享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建立摸排问题、需求、资源、服务“四张清单”,逐步探索出社区“能人”带动居民积极互动,多元参与联动的为民服务新路径。
赋予“新身份”,探索社区共治模式
为提升小区精细化治理能力,社区逐步完善“社区善治—网格共治—邻里互治”工作模式,邀请老党员、楼道长、小区带头人等在社区基层治理中担重任,让“能人”直接参与小区治理。同时,将社区“能人”吸纳为“贤谈善治”议事主体,建立“问—听—智—行—问”5步协商议事制度,围绕小区公共空间利用、环境卫生、平安建设等定期开展议事活动。通过赋予社区“能人”新身份,让“能人”找到定位、主动作为,实现基层治理“双向奔赴”。
下一步,兴贤社区将进一步通过“沟通反馈+激励保障”机制持续发现“能人”、培育“能人”、转化“能人”,促进“能人”技能特长,与居民服务需求精准衔接,助力绘就“聆”里幸福美好生活愿景图。(周佳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