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响应党中央为基层减负号召,进一步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落到实处,浒墅关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在巩固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再次对涉村(社区)工作事项进行梳理、分类和细化,形成涉村(社区)主体责任事项、协助办理事项、负面事项和不应由村(社区)出具证明事项等“四张清单”,以清晰的权责体系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
“职责边界不清、权责不一致、责能不匹配等问题,是导致基层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什么该减?什么不该减?厘清权责边界才能为减负找到方向和抓手。”浒墅关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负责人介绍,2023年,该区动态调整履职清单,建立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采取嵌入式、跟进式监督方式,压实主体责任,为基层放权赋能效果逐步显现。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当前为基层减负还存在一些问题,此次“四张清单”的制定是在充分调研形式主义新变种、新动向的基础上,突出为基层减负,将原2023年修订版的88类156项工作,经过分类优化为四方面121条事项清单,核减事项35条,既规范清理了不属于基层的职责事项,又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动力,切实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减轻基层负担非一日之功,我们将严格规范基层事务职责准入,增强基层履职事项的稳定性和约束力,把为基层松绑减负、向基层科学赋能与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有机统一起来,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从根子上避免基层减负‘反弹回潮’。”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浒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