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福字贴上了,中国结挂起来了,灯谜小奖品也领到了。今年寒假以来,枫桥街道西津桥社区团支部聚焦辖区大学生、青少年儿童和“小候鸟”的需求,在上级团组织的指导下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助力大学生实践、青少年成长和“小候鸟”关爱“三管齐下”, 实现青年与社区的“双向奔赴”。
大学生实践,赶市集青年展风采
元旦刚过,大二学生小杨便早早地来到社区报到,志愿加入社区“连心桥”志愿服务队,为社区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小杨首先到各办公室初步了解社区各类工作,并来到前台进行居民指引。在便民市集,小杨早早地来到小区广场布置场地,每个摊位前都能看到她穿梭忙碌的身影:维持现场秩序、普及垃圾分类和环保知识、晾干新书写的春联福字分发给居民,在测血压血糖摊位前告知居民日常防范措施及注意事项。作为医学生,小杨向工作人员表示,期待自己早日学有所成,在社区义诊中成为专业对口的志愿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此外,小杨还对社区图书室和妇女儿童之家进行整理打扫,为即将前往社区参加寒假活动的中小学生们营造优美舒适的环境。
“小候鸟”关爱,中国结制作添年味
西津桥辖区居民中,有较大部分为来苏务工人员。每年寒暑假,他们的子女便来到苏州与父母团聚。为了让这群“小候鸟”们感受到社区的温暖,社区团支部在春节前举办了中国结制作活动,邀请社区内的大学生志愿者严同学为孩子们讲解春节的相关知识,并在民俗知识分享结束后带着孩子们亲自动手,缠绕、打结、装饰、挂流苏最后完成中国结制作。活动现场,孩子们不仅在父母的陪伴下享受着浓浓的亲情,还通过自己制作的中国结,给家中增添了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中国结制作不仅拉进了居民亲子间的距离,也为大学生实践创造了条件。
青少年活动,猜灯谜欢乐闹元宵
元宵节前夕,社区团支部“津津有味”国学社团面向辖区青少年儿童开展了花灯制作、猜灯谜活动。活动邀请志愿者老师给孩子们讲述我国古代社会的元宵习俗和相关古诗词,并由老师出题进行简要的灯谜抢答。随后的动手环节,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剪贴、糊纸、插灯珠完成花灯制作,并连接好竹棒“点”灯笼回家。在欢声笑语里,本年度第一次社团活动圆满结束,孩子们愉快的寒假也进入尾声。
近年来,西津桥社区团支部积极呼应青年需求,并通过社团活动、实习实践、基层治理等方式助力青年发展;同时,聚焦青少年儿童成长,以困境帮扶、“暖冬行动”、寒暑假托班等形式为他们保驾护航。接下来,社区团支部将继续关心关注青少年群体,为青年发展型社区建设不断努力。(虞嘉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