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结束
全国各地中小学陆续迎来开学
各学校应高度警惕
一种病毒的集中暴发
一地升级为中风险
据深圳市疾控中心监测结果显示,深圳市仍处于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活跃期,2月12至18日,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风险等级由“低”调整为“中”。
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诺如病毒每年导致6.85亿例腹泻病例。
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我国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其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又被称为“冬季呕吐病”。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是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高发场所。
为什么有些学校
发生疫情时要停课
病毒性超强
诺如病毒具有全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剂量低(低至18个病毒颗粒即可引起感染)、感染后潜伏期短(通常24-48小时)、排毒时间长(排毒高峰在发病后2-5天,持续约2-3周)、外环境抵抗力强(可在0-60℃温度范围内存活)、免疫保护时间短(感染后免疫保护持续6-24个月,同一个体可重复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毒株的诺如病毒)等特点。
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传播方式多样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具体传播方式多样:
摄入污染的食物、水;
接触病人的排泄物或呕吐物;
接触污染的手、物体或用具;
接触呕吐产生的气溶胶。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牡蛎等双壳贝类可富集海水中的诺如病毒,为高风险食物。
无症状感染者也可传播
学校和托幼机构环境密闭、人群密集,发生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相关部门根据学校规模和疫情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进行评估,必要时可能会采取停课等防控措施。
这不仅有利于患者的管控和休息恢复,还能减少人员聚集,避免健康人群被感染传播,以控制疫情并尽早恢复正常教学活动。
“中招”后常见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后的潜伏期短,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通常2天内就会发病。
如果出现了以下症状或其中之一,一定不要盲目服药,要遵照医嘱立即就医:
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
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腹泻次数从几次到数十次不等,粪便稀水样,无脓血样便。
儿童易出现呕吐症状,成人多出现腹泻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
与目前流行的呼吸道疾病症状有何区别?
据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
诺如病毒主要引起消化道症状,感染后通常会出现恶心、腹泻,还有部分人会出现轻微的发热、恶心及头痛等症状。
当前流行的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传染病更多是以咳嗽、流涕、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为主。
诺如病毒胃肠炎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多数患者发病后症状轻,无需治疗,休息2-3天即可康复,可口服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酒精对诺如病毒无效
正确消毒这样做
做好患者呕吐物和排泄物以及污染环境物品的规范消毒是预防诺如病毒传播的关键环节,但诺如病毒对常用消毒剂抵抗力较强,酒精对其无效,应选用高水平消毒剂或有效的物理消毒方法,比如含氯消毒剂等。
呕吐物如何处理?
1.对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大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或使用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完全覆盖,消毒至作用时间后,小心清除干净;
2.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有效氯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完全覆盖,作用30分钟以上,小心清除干净;
3.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4.处理完毕后要对清洁工具和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个人安全和环境卫生。
温馨提醒
开学季来临
各学校及托幼机构应做好防范
避免出现诺如病毒的集中暴发
家庭中一旦有人感染
应做好自我隔离
尽量让患者
避免与家人密切接触
对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物
应严格规范处置
并对家庭中接触频繁的部位
如门把手、卫生间等
进行彻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