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体检
是发现预防疾病的最好方式
简单来说,体检的功能就是
“提早发现常见病,主动预警大隐疾”
但是如何选择体检项目?
体检报告怎么看?
哪些数据意味着需要就医?
一起来看
↓↓↓
1、抽血检查——
血常规、生化和肿瘤标志物等
抽血检查一般是空腹抽多管静脉血,主要检查血常规、生化和肿瘤标志物等多项指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体检中心副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赵威表示——
血常规可以理解为血液系统功能检查,其中检查项目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
血生化既反映很多重要脏器功能,也反映一些代谢指标,比如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等。
肿瘤标志物则反映是否存在肿瘤风险。
2、影像检查
——筛查心血管及肿瘤类疾病
影像检查则是体检的另一大手段。赵威介绍,影像检查主要筛查心血管及肿瘤类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类的一些标志物,可以依靠影像学检查来早期筛查和识别。”
■B超及CT检查出结节怎么办?
赵威表示,——
一类、二类结节不用特殊就诊;
三类结节如果是第一次发现,建议三个月后复查;
四类及以上级别的结节肿瘤发生率较高,需要正规就诊。
此外,看懂结节的大小也很重要。赵威表示——
如果是实性或部分实性的结节,≥6毫米、<15毫米的,需要就诊并及时复查。
如果是非实性结节,≥8毫米、<15毫米的,需要就诊复查。
如果是更大的结节,需要尽快治疗。
■窦性心律不齐,代表心脏有问题吗?
赵威表示,正常人的心跳节律都是叫窦性心律,绝大多数窦性心律不齐的人其实并没有疾病,不用因为体检报告上的这句话就担心得了心脏病。这一指标更多的是反映在深吸气和深呼气的时候,心跳的频率不一样,一般来说不用就医。
赵威强调,如果发现以下情况,则需要立即就医:
ST-T改变:意味着心电图的某一个小波段可能存在异常。
频发的早搏:可能意味着心脏节律出现问题。
■做胃肠镜过程很痛苦吗?
北京大学第三院消化科主任医师薛艳表示,做胃肠镜并非像一些人想象得那么痛苦。
首先,病人可以选择无痛胃肠镜检查,在麻醉状态下睡一觉,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胃肠镜检查。在这个过程中,病人是没有知觉的。
其次,胃镜不需要特殊的术前准备,提前10个小时左右禁食即可。如果做结肠镜检查,需要提前一天要做肠道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