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超139亿”“全球票房榜前8”“有望冲击全球影史前3”!今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自上映以来,屡屡刷新中国影史、世界影史多项纪录。
跟去年同样爆火的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一样,票房成绩高涨,再次证明中国的神话和美学历经千年毫不褪色,并且在当下绽放出了新的光彩。
他人之事,我事之师。在姑苏城的文献方志里,一处地名、一座古桥都附有典故渊源,传说神话。如何挖掘这些神话故事背后的IP价值?《哪吒2》、《黑神话·悟空》的出圈,也给姑苏神话传说的现代表达提供了深度思考的契机。
X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项目《虎丘秘境》
千年姑苏城
神怪贪恋的红尘之地
在《苏州民间故事大全》里,大禹治水用一口铁镬子(即铁锅)镇压了一只超级妖怪,而阊门城址正是镬底所在。冯梦龙著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许仙和白娘子在专诸巷开设了“保和堂”药店,悬壶济世。道教传说八仙中的吕洞宾在农历四月十四前后,会乔装打扮成普通人,来石路神仙庙附近为百姓治病消灾……
由此可见,姑苏古城的神话资源蕴藏丰富,甚至衍生出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活动,轧神仙庙会正是缘于吕洞宾点化世人,消灾解厄的美丽神话,带有浓郁的浪漫色彩和地方特色,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轧神仙”活动的演变中,传统服饰、历史人物、神话故事从沉睡中复苏,大量进入商圈消费市场,从山塘街到南浩街,特色食品、民间工艺、古玩刺绣云集荟萃,被誉为“苏州人自己的节日”。
从走上石路南浩街“轧神仙”,到摸一摸山塘七狸“沾点仙气”,姑苏古城神话故事数量众多,天马行空,各有不同,不怪乎被认为是各类神话人物流连红尘之地的首选站。
如何利用好这些神话IP资源,通过新演绎新技术注入新的精神力量,激活其潜在的商业价值和不可替代的文化浸润作用,这是抛给古城文化产业的新课题。
构建本土神话IP体系
抢抓“哪吒”背后的产业机遇
江苏作为中国南方神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诞生了海量的神话故事,是《西游记》中的大圣故里,是《神仙传》里彭祖的出生地,也是牛郎织女、白蛇传、梁祝发生爱情传说的地方。
因此,姑苏古城可以背靠省里丰富的文化资源,借助《哪吒》系列电影火爆的契机,立足本土神话故事发生最为集中的阊门片区,以石路商圈为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载体,系统化打造姑苏神话IP,抢抓文化背后的产业机遇。
深挖神话资源价值力,打造文商旅融合线路。“哪吒行宫”游客爆满,高票房背后带来各地文旅争夺“故里”的奇观。对于家底丰厚的古城来说,与其争IP,不如文旅先行创IP。“吕洞宾”、“白娘子”等分散在姑苏大地的神话遗存,先用“神话+文旅”主题路线串珠成链、并链成片,在古城推出的《虎丘秘境》基础上,利用XR技术探索虚拟现实与神话故事的奇妙结合,开创神话传说与文旅经济的双赢局面。
激活神话资源创造力,推动文艺精品本土化。古城一直致力创作原创文艺精品,与本土企业联手打造的3D网络微动漫《姑苏喵游记》,以山塘七狸传说为原型,打造本土神话IP的起始点。而随着大众审美素养日益提升,古城的神话题材还有巨大的挖掘潜力,通过运用创新的视听手段与故事创意,助力“老故事”焕发“新生机”。
重塑神话资源品牌力,培育人文经济新增点。近年来,姑苏古城借力神话传说,不断拓展出全新的文化消费空间。融入“轧神仙”、“八仙”元素的上城门开业,让游人沉浸式体验了一出“寻仙记”。以《山海经》为蓝本开启空间剧情的海市山塘一经亮相,就吸引了各地游人争相“打卡”。古老的神话在新兴商业体中进行重塑,走出一条兼具“中国风”与“时髦感”的创新之路。
打造“哪吒式IP”
还需铸就自己的“万鳞甲”
众所周知,《哪吒2》电影在视觉特效方面的创新突破,来自“动画界的万鳞甲”——全国138家动画公司、4000多名动画人的合力托举。
科技为翼,文化为魂。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姑苏区企业木方(苏州)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是“万鳞甲”上的一片。这家2019年进驻姑苏区的动画头部企业,参与制作了《姜子牙》《深海》等多部著名的国漫作品,也联合出品了《猪猪侠》系列大电影,目前已累计取得了3亿的票房成绩。
“姑苏区有着2500年的悠久历史,也有虎丘剑池之谜,干将莫邪传说等优秀的ip内容,目前公司正在开发《干将莫邪者》的动画电影。”在木方文化科技负责人俞静庆看来,古城资源并不比其他地方差,找准锚点发力,以“江南文化超级IP”为核心,通过政策引导、人才培养、科技赋能和文化融合,构建完整的动漫产业链。
由此可见,全国动漫行业对《哪吒》系列的多城联动、全力托举,得益于一条成都“原生”动画制作产业链,瞪羚谷数字文创园内的企业涵盖了动漫、游戏、影视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虽然各地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不同,发展模式不可照搬,但管中窥豹,姑苏古城也可从中收获不少借鉴和启发。
摆正位置。政府要做企业发展中“拎得清的小透明”,问计于企业、问需于企业,对企业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解决好企业融资、用地、市场、物流、用能、审批、引才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做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合伙人”。
守住耐心。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并非一蹴而就,不仅需要以最快速度响应、最实举措布局,更要有“长期主义”的定力与“咬定青山”的韧劲。用好“放水养鱼”政策,打造适合科创企业成长的“土壤”,帮助更多创新“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聚合实力。深谙“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精髓真谛,姑苏区要协同多个部门和8个街道,变过去“单打独斗”为“攥指成拳”,下好“联动棋”,以产业、业态、产品创新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统筹做好“产业创新+文化创意”文章。
2500多年的滚滚岁月长河,流传伍子胥造城的动人传说,留下旖旎的姑苏风光。敢于“想象”、敢于“首创”是迈出行业成功的第一步,当决定出发时,最困难的部分已经完成了。期待未来,姑苏古城也能拥有自己的《黑神话》、哪吒式IP,让源远流长的神话传说春潮涌动,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共情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