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提升基层治理专业化水平,2月21日,苏州市姑苏区平江街道大儒巷社区组织辖区4名垃圾分类督导员、天宫寺弄10号物业、兰亭苑物业开展"新春第一课"培训。本次培训通过"理论+案例"模式,旨在进一步提升督导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效率,同时传达了区里新出台的以奖代补政策,以期在新政策的激励下,垃圾分类工作能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古城垃圾分类工作注入新能量。
此次培训会社区高度重视,社区工作人员及居民骨干也积极参与。会上,社区城管卫生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去年一整年以来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强调了督导员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内容涵盖垃圾分类的标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确保每位督导员都能熟练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培训首环节聚焦政策法规与操作规范的系统化学习。大儒巷社区位于平江路周边,作为游客聚集度高的社区,关于商户餐饮所带来的垃圾分类问题较为严重,因此厨余垃圾分类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属于重点;培训中,将各处厨余垃圾分类仍存在的问题挨个列出,让众督导员更加直观看到工作的全貌,更好的分析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训会还重点解读了区里新出台的以奖代补政策。该政策旨在通过奖励机制,激发督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高效推进。社区负责人表示,希望督导员们能够积极响应新政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态度投入到垃圾分类工作中去。
而关于新政策的以奖代补,个别督导员也认为补贴政策的改变带来了更高的补贴上限,却也让基础补贴有所下调,这个问题让他有些许不理解,社区相关人员则认真解释了新政策的具体细则和目的要求,在详细的解读和交流下,督导员也理解了新政所追求的效果。随着培训场合的深入,培训会现场气氛热烈,督导员和前来参加的居民骨干也开展了热烈的交流,居民骨干也站在居民视角,给督导员提供了不少的有利建议,督导员也向居民询问了关于分类方面还有没有别的需要改进的事项,双方的交流沟通十分顺利,是一次非常好的双向沟通与交流。通过此次培训,不仅加深了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还掌握了更多实用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同时,新出台的以奖代补政策也让他们备受鼓舞,对未来垃圾分类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此次培训不是终点,而是精细化治理的新起点。"社区城管卫生负责人表示,大儒巷社区将继续加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投入和管理,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机制,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为构建美丽、宜居的社区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