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里河新村里,总能看到一群身着蓝马甲的身影——他们是社区网格员。从入户走访到协调资源,从化解矛盾到消除隐患,网格员们用脚步丈量民生需求,用真诚服务赢得居民信赖。近期,社区通过网格员主导的“废品回收+消防安全”创新服务,不仅解决了居民的“心头事”,更在冬日里织就了一张温暖的安全网。
一、从“被动接诉”到“主动摸排”:网格员化身“民生侦探”
2024年以来,里河社区启动“民生需求大走访”行动,网格员们挨家挨户记录诉求。在走访中发现,有些居民反映家中废旧家具无处处理,尤其老年人、租户等群体面临搬运难题。网格员田子晔回忆说:“张阿姨家的跑步机重达40公斤,她一个人根本挪不动;29幢租户因杂物堆积差点引发火灾……这些问题看似琐碎,实则是安全隐患的‘定时炸弹’。”
为精准破题,网格员们建立“需求清单”,联合苏州市苏再投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有限公司推出“每月集中回收+重点户预约上门”服务。社区卫生主任崔铮兼网格员便化身“服务专员”,她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户需求:“张阿姨家需要电子秤称重”“李大爷的旧书要送到社区捐赠”……通过精细化分类,网格员团队将服务延伸至每个角落。
二、从“消防卫士”到“矛盾调解师”:网格员勇挑治理重担
76岁的张阿姨因年事已高,儿子多年前购置的跑步机闲置在家,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网格员田子晔得知后,立即协调苏再投工作人员上门。“还是得你们年轻人啊!而且称重时全程透明,比市场价高,真是帮我解决了一件闹心事!”张阿姨拍着网格员田子晔的肩膀开心地说。4幢独居的李阿姨在网格员巡查的时候也主动提出想要清理家里硬纸板的诉求,网格员带着苏再投工作人员帮助李阿姨逐一地整理了一堆纸板。李阿姨说:“我平时就喜欢收集纸箱子,越来越多,都快把门堵上了,多亏你们帮我拿出去。”社区网格员俨然成为独居老年居民的“暖心搬运队”,有求必应。
据网格员崔铮介绍,在日常居民工作中也会遇到不顺畅的情况。他们在走访中发现59幢一楼有一个违章防盗门存在安全隐患想要拆除,而新住户陈阿婆对此激烈抗议:“这门是买房时就有的,不能拆!”网格员团队连续三天登门沟通,网格员徐正元耐心地说:“阿婆,门虽有用,但挡住了救命通道。您看,这是其他楼道火灾的新闻,相信您也不希望悲剧发生在我们这里吧。”最终,网格员们不仅帮陈阿婆整理出有纪念价值的旧物,还将拆除后的防盗门分类回收,所得款项全部交给她。“社区的人比我自己的儿女还贴心!”陈阿婆感慨道。
三、从“单打独斗”到“多方联动”:网格员架起“服务桥梁”
社区网格员不仅是问题的发现者,更是资源的整合者。在里河社区党委书记胡晨看来,“网格员的核心价值在于‘联’字”——联动物业、企业、居民,形成治理合力。
社区与苏再投建立“绿色回收联盟”,制定标准化流程,确保废品分类、运输、处理全程环保透明。网格员联动物业成立“安全巡查小组”,每日巡查楼道,重点整治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杂物堆积等问题。网格员还联动居民组建“环保监督队”,发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监督,形成“人人管安全、家家讲文明”的氛围。
自服务开展以来,里河社区网格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累计走访居民2300余户,解决废旧家具处理需求38件,清理楼道堆积物56处,拆除违章设施15处,惠及特殊群体(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家庭)52人。在最近的居民满意度调查中,大多数受访者对网格员服务表示“非常满意”。这些数据背后,体现了社区网格员提交了一份成绩斐然的“民生答卷”
四、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网格员的坚守与创新
“社区治理的关键在于‘最后一米’。”里河社区党委书记胡晨说。为提升效率,里河社区推出“网格员工作法”:“三色清单”制度,红色(紧急隐患)、黄色(待办事项)、蓝色(建议需求),分级响应、限时办结。“服务积分制”:居民参与废品回收、垃圾分类、安全监督可兑换积分,进一步激发共建热情。
“网格日志”数字化:通过“姑苏全要素网格通”APP发现问题、上报问题,实时更新问题进展,联动相关部门联合处理,解决居民民生问题。
如今的里河新村小区,楼道整洁了,邻里关系更融洽了,安全隐患悄然消失了。这些变化的背后,是网格员们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他们用脚步丈量民生,用智慧化解矛盾,用真情守护家园,诠释了新时代基层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通讯员: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