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龙昌社区充分发挥基层一线优势,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通过多措并举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让法律走到群众身边,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为基层依法治理贡献重要力量。
矛盾纠纷“调解队”:“小事”不“轻视”,真情巧解烦心事
张芹是社区里公认的“热心肠”,自2024年3月被选为“法律明白人”以来,她扎根社区一线,倾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张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询问群众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发现处在萌芽阶段的矛盾隐患,努力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区,矛盾不上交”。
“困扰我家一年多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我们全家都非常感谢你!”不久前,东渚新苑南区8幢的陈大姐拉着张芹的手感激地说。原来,陈大姐一家的隔壁屋子是出租的,每次一到半夜一两点,那间房子就吵得不行。音乐声、交谈声、洗衣机噪声……吵得人根本睡不着觉。第二天上门去跟他们反映,不是找不到人,就是人找到了光嘴上说好,晚上还是照旧。几番沟通下来,陈大姐一家积攒了不少火气,双方积怨颇深。
了解到真实情况后,张芹立马分析起了事情利弊,并提出关键措施。她组织了3位网格员,晚上下班后一起去租户家上门等待,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与租户们认真沟通起问题。经过连续几日的沟通协调后,租户们终于同意调整下作息,晚上在21点前完成洗衣、清洁、打扫等工作,双方冰释前嫌,重建彼此信任。
在日常调解工作中,张芹用心用情用力依法解决好社区居民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潜心钻研调解技巧和方法,破解工作难题,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为群众带去更好服务。同时,发现群体性事件和重大矛盾纠纷苗头隐患时,及时报告上级,并跟踪反馈。在张芹的耐心调解下,社区多起多年不能化解的矛盾纠纷最终被顺利解决。
安全隐患“吹哨人”:排查应急联动,筑牢平安防线
“不做一时的‘法律明白人’,要做永久的‘法律明白人’。”为延伸“法律明白人”服务触角,“法律明白人”胡晓琳经常走楼入户,在家长里短中倾听群众心声、广纳群众意见。
日前,胡晓琳在龙景花苑一区日常巡查时,有一名业主上前向她反映问题:“这幢301车库旁的外墙下水管已经漏水好多天了,打电话给物业无人受理,我们正在发愁怎么解决呢。”胡晓琳仔细检查,发现漏水是从厨房间的水管道渗溢出的,路过的居民不注意的话很容易滑倒,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更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胡晓琳迅速将情况反映至社区负责人,社区立刻联合物业,安排了专业修理人员在最短时间内修好了下水管道。
作为下辖4个小区的龙昌社区“法律明白人”,听取群众诉求、筑牢平安防线是胡晓琳的工作重心。依托社区阵地,胡晓琳深入基层一线,扮演安全隐患“吹哨人”,对于发现的隐患及时调解报告。并积极带动社区居委会、物业、警务室等多方联动,即刻响应,确保形成隐患整改闭环。
特殊人群“贴心人”:精准帮扶救助,呵护弱势群体
住在龙景花苑东二区的周军民一家是低保户家庭,而且全家都伴有多重残疾,经济生活非常困难。陈珊了解到情况后,马上将周军民一家加入重点人员走访列表内,隔三差五都会到其家里走访聊聊天,了解一下最近全家人的身体情况,并积极帮助他们申请政府各类福利津贴。
考虑到周军民一家的房子较拥挤简陋,2024年陈珊帮助申请了高新区“梦想改造+梦想小屋”项目,由政府出面引入专业改造团队,对周军民一家的墙面、地面、顶面等进行翻新,并重新配置床、书柜、衣柜等家具。装修好后的房屋焕然一新,舒适度和整洁度都大大提升。入住那天,周军民一家拉着陈珊的手说道:“谢谢小妹,你真的为我家干了一件大实事!”
群众的真情实意给了陈珊莫大的鼓励。此后,陈珊继续热心收集反映群众的困难、意见与建议,了解社区内低保、残疾、低收入、空巢老人等人员的诉求,做好思想疏导、帮困扶贫等工作,做到在生活和精神上都关心和支持群众,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让特殊人群更能感受到社区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群众认可才是"金标准"。龙昌社区始终坚持便民、惠民、亲民服务理念,通过提升“法律明白人”能力素质等举措,充分发挥社区“法律明白人”在法治教育、矛盾纠纷调解、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接下来龙昌社区将继续夯实基层法治力量,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面建成法治政府、增进人民福祉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