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
文脉悠长,底蕴深厚
是中华文明的璀璨一章
近日,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2024年度考古成果汇报会在南京举办。会上,国内知名考古学者听取探源工程2024年15个重点项目的汇报,最终推介出10个2024年度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重要发现。
其中,涉及苏州的
“张家港东山村遗址和常州寺墩遗址”
“苏州姑苏北园遗址及金城新村遗址”
两项入选
接下来
快随小鱼一起来了解下
这两处珍贵遗址吧
张家港东山村遗址
东山村遗址位于张家港市金港街道东山村内,以马家浜和崧泽时期文化遗迹为主,是目前发现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崧泽文化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遗址崧泽文化早中期大墓与小墓的分区埋葬以及大房址的出现,证明至少在距今5800年前后,社会已有明显的贫富和阶级分化,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层,被誉为“良渚文明之源”。
2023-2024年度考古新发现,再次实证东山村遗址是“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性遗址。东山村遗址目前已揭示出了崧泽文化高等级墓地、大型房址、红烧土祭祀广场、祭祀坑以及大型墓葬与小型墓葬实施分区埋葬等重要遗迹,显示出存在有高于一般聚落且稳定的政治实体,社会已进入古国阶段,对深化“古国时代”的认识、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及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苏州姑苏北园遗址及金城新村遗址
北园遗址地处苏州古城东北隅,是一处自商周延续至宋元时期的重要遗址,特别是东周时期的灰坑、水井等遗迹分布广泛,井中出土器物多完整器。其中,水井中出土的一柄青铜剑,是苏州古城区第一次科学发掘出土的东周青铜剑。
此外,遗址出土的“吴市”陶文,是继广州“女(汝)市”、上海青浦“吴市”之后,南方地区发现的第三批秦陶文,亦是苏州古城考古极为重要的发现。“吴市”为“吴县市亭”的省称,市亭制度系秦代统一市场管理制度的重要措施之一,刚刚纳入帝国版图的吴越旧地也执行了和关中、关东等地一样的管理制度,显示出大一统王朝对周边强有力的控制。
金城新村遗址地处苏州子城核心位置附近。金城新村遗址考古的重要收获之一是在江南地区发现并识别出一批秦代文物,为苏州城市考古首次发现。特别是大量密集性叠压堆积的筒瓦、板瓦、瓦当和陶管等高等级建筑构件,在制作工艺和装饰风格上与陕甘地区秦代遗址出土相关文物特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再结合带有右司空指向的“右”字戳印铭文等,不但为确定秦会稽郡治位于金城新村一带提供了确切考古证据,而且也是秦推行郡县制,实行“大一统”的有力佐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期待地域文明探源
为我们带来更多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