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首批AI青年创业园名单公布,全市共20家创业园入选,其中,来自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的极客创享AI谷、AI医械创梦园和青创慧谷AI创业园名列其中。
苏州AI青年创业园旨在加强青年AI人才引育,进一步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AI产业与应用融合创新,加快建设具有苏州特色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极客创享AI谷位于科灵路159号,建筑面积17000余平方米,由长三角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研究院运营。该研究院聚集了数十位国内外知名大学学者、博士,围绕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服务与特种机器人、微纳生命科学仪器装备、智能传感与人工智能4大关键技术方向,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工程转化-创新产品商业化”全链条创新,建立了“智能感知与脑机接口联合实验室”“智能机器人概念验证中心”等平台。
AI医械创梦园位于雁荡山路8号,占地面积152亩,建筑面积约38.32万平方米,引进了国家药监局智能化医疗器械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等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平台。目前,AI医械创梦园已汇聚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700余人次,吸引了大批海内外顶尖高校优秀人才园内就业,担当企业研发中坚力量,青年人才创新力量充分彰显。
青创慧谷AI创业园紧邻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共有21800余平方米多元化载体,为创业者提供舒适、高效的工作环境,现已形成特色鲜明的以“超前孵化,学科产业双向溯源”“全生命周期多层次分阶段投融资服务”“平台+服务双轮驱动”为特色的全链条孵化模式,为科创项目提供“概念验证-研发-咨询-管理-投融资”的一体化服务和平台支持,创业园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已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创业青年人才入驻,35岁以下青年创业者占比达80%。目前,青创慧谷AI创业园获评各级各类领军人才100余人,在管基金2.88亿元,累计投资企业25家,投资额近2亿元。
在近期举办的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苏州站)活动上,来自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的2家实验室获“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验室”授牌,涉及生物医学工程、智能环境监管等“人工智能+”方向——
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由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申报,面向人工智能+科研方向,聚焦智能生物信息、智能无创脑机和肿瘤智能诊疗等应用场景,基于智能计算、建模和机器学习等方法,高效获取、处理和分析海量生物医学数据;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验室(智能环境监管)由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申报,聚焦大气、水、污染源等环境及其交叉领域,利用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开展低空大气、水环境污染物、生物多样性等智能监测,为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提供关键支撑。
此外,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还有一批企业在“AI+”产业方向收获佳绩——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VispecVLM工业AI质检在线复判大模型入选苏州市级培育人工智能大模型;苏州中科天启遥感科技有限公司的中科天启全国2米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集入选苏州市首批行业高质量数据集;清听声学、康多机器人、蓝海创意云等功能片区企业围绕“AI+”重点应用领域,携带终端产品及应用成果亮相苏州“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涉及AI+声学、AI+医疗、AI+文旅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汇聚7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其中规上企业56家(工业30家,服务业26家),上市公司5家(长光华芯、纽威数控、英威腾、天准科技、卓兆点胶),集聚中移云能、西门子、天准科技等众多人工智能头部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达260亿元,主要涉及医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和移动云等,人工智能产业势头强劲,规模效应初显。
当前,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在“AI产业”已形成从研发到生产、销售的产业链和创新生态,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正在这片创新热土快速成长。未来,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AI+”产业布局、形成“AI+”产业聚集效应,推动高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助力高新区打造成为苏州人工智能产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