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个电饭煲用两个月就‘罢工’,找商家退换却被踢皮球,这事儿咋整?”3月14日上午,在枫桥街道康佳社区活动室里,30多位居民围着公益律师追问。这是一场由社区举办的实实在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讲座,通过公益律师把法律条文给居民掰开了揉碎了讲成“大白话”。
讲座伊始,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发放了精心制作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手册,内容涵盖法律法规解读、消费维权案例分析、投诉举报电话等实用信息,方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查阅学习。紧接着,王律师上来就甩“干货”:“购物小票就是护身符,别嫌麻烦随手扔。”“遇到商家打太极,记住12315这串'密码'。”她举的案例全是街坊身边事:李大伯网购保健品被“七天无理由退货”套路,王大姐办的美容卡遭遇店家跑路……王律师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消费陷阱,如虚假宣传、霸王条款、网络购物风险等,并传授了相应的防范方法和维权技巧,现场居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有人点头赞同。赵阿姨笑着说:“王律师讲得真好,让我们受益匪浅,咱们以后买东西,可得多个心眼儿,别被那些花言巧语给蒙蔽了。”
本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社区居民普及了消费维权知识,提高了他们的维权意识和能力,也为他们在今后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消费问题提供了法律知识指引,为辖区居民创造一个和谐稳定、安全诚信的生活环境,提升基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张志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