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辖区垃圾分类工作精细化水平,强化督导员队伍专业素养,姑苏区平江街道大儒巷社区于3月4日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召开"垃圾分类督导员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会",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代表及新入职督导员共计12余人参与本次活动。通过问题解答、事件剖析、经验共享等多元形式,为辖区垃圾分类工作注入新讯息。
培训会现场,社区卫生条线工作人员率先针对近期督导工作中的高频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厨余垃圾破袋后塑料袋如何处理""居民错时投放如何追溯""特殊垃圾临时堆放点管理"等20余项实务问题,成为了督导员志愿者们提问的核心问题区域,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手册上的分类工作内容解读现场进行了梳理。针对志愿者反映的"居民误时投放劝导难"问题,社区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建议,并且表示相关涉及居民矛盾问题都要第一时间反馈给社区。
"这培训每月开展,真的是越开越明白,以前遇到居民抱怨分类标准变化快,总感觉解释不透彻,现在我也是越来越清楚了。"已在岗两年的督导员李成祥表示,通过社区每月的培训,现在在分类工作中能够准确引导劝导,工作底气更足了。
在居民志愿者和居民骨干反映问题中,3位居民志愿者代表就垃圾房日常维护、大件垃圾清运时效等提出改进建议。社区现场即联系相关单位给出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进方案,并计划在后期入户宣传内容中加上,清运公司大件垃圾清运服务热线。
"没想到我提出的垃圾桶清洗频次问题,当场就得到了解决时间表。"志愿者孙阿姨对社区的响应速度连连点赞。
培训中心,与会人员还评选出了2025至今为止的优秀垃圾分类点位,将优秀点位的优势处和做的好的地方一一展示,供大家交流学习,参会人员们看着优秀点位,纷纷发出各自评价,各自交流剖析细节,将优秀点位的特别点记录,融入到其他点位之中。
大儒巷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每月的垃圾分类培训是"垃圾分类深化"系列行动的重要一环。后续将通过督导员,网格员双巡查机制巩固成效,每月开展优秀点位横向对比,并在寒暑假组织青少年志愿者了解参与到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形成全民参与的长效氛围。
随着更加熟练更加专业督导队伍建设,作为承载着姑苏文脉的历史街区,大儒巷社区正用现代环保理念续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大儒巷社区也将持续深化督导员队伍建设,以专业素养提升推动居民习惯养成,让绿色生活理念在古巷院落生根发芽。这场充满实效的培训,不仅为基层环保工作者注入新动能,更彰显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