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音符跃动。近日,苏州市姑苏区官渎社区"小小火种"艺术团在社区活动室倾情献上"春之声"主题音乐会,以自编自演的文艺盛宴点亮居民文化生活,现场掌声如潮,欢声笑语交织成春日最动人的旋律。
多元艺术碰撞,展现社区文艺新气象。演出在现代舞《北风吹扎红头绳》中拉开序幕,团员们以灵动身姿重新诠释经典,将革命情怀融入现代编舞。京剧《智斗》选段再现红色经典,两位老年票友,默契配合,以还不是太标准的唱腔,幽默诙谐地演绎了阿庆嫂的机智、刁德一的狡黠,赢得了大家的喝彩。随着欢快的唢呐声响起,秧歌舞《刘海砍樵》将气氛推向高潮,多才多艺的标哥夫妇将传统花鼓戏表演的很是到位。
文艺赋能公益,垃圾分类唱进心坎。活动特别策划"文艺+公益"环节,四位演员演绎原创作品《垃圾分类三句半》。锣鼓声声间,"绿色大桶可回收 废纸塑料往里丢 纸板金属再利用 真牛…… 蓝色大桶啥都装 其它垃圾里面藏 合理投放是目标 别忘……"的三句半节目朗朗上口,配合演员幽默夸张的肢体表演,在寓教于乐中强化了环保理念,宣传了垃圾分类的意义。应社区要求,艺术团团长兼编剧的董师傅创作了《垃圾分类三句半》,并组织了团员认认真真地进行了排练,进而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再次利用,从而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对有害垃圾进行特殊处理,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将厨余垃圾通过生化处理就能变成宝贵的肥料;将干燥垃圾进行焚烧还能进行发电,实现能源的再利用;垃圾分类的重大意义,需要不断地进行各种形式地宣传和倡导,才能更好地促进广大居民积极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垃圾分类,自觉形成主动分类、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民乐创新演绎,跨界融合显巧思。音乐会上,小小火种艺术团别出新裁地进行了创新;电吹管与葫芦丝合奏为《再见了大别山》歌曲注入新鲜血液,民乐与现代电子乐器的碰撞既保留歌曲的深情厚重,又增添时尚韵味。
据社区负责人介绍,"小小火种"艺术团成立五年来,人员规模不断壮大;艺术门类有歌曲、朗诵、三句半、舞蹈、戏曲、民乐等等。本次音乐会所有节目均由团员自编自导,既展现了社区"文艺火种"的燎原之势,更彰显了"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的基层文化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