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日是第26次全国“爱耳日”,苏州市香花桥社区残协联合区人社、平江街道妇联与退役军人服务站以“健康聆听,无碍沟通”为主题,举办了一场关于爱耳日的科普活动。此次活动希望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邀请了红十字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与社区网格员一起向社区居民普及听力健康知识,增强大家的护耳意识。
听力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忽视了保护听力的重要性。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听力问题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长时间使用耳机、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不良的用耳习惯等,都可能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听力衰退更是常见的健康问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社交孤立和心理问题。
活动一开始,社区残协工作人员王文晔首先向居民介绍了听力健康的基本知识。她从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讲起,详细解释了听力损失的成因和类型。王文晔特别强调,听力损失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由于不良的用耳习惯,也可能面临听力下降的风险。
“很多人觉得听力下降是自然衰老的过程,无法避免,其实不然。”王文晔解释道,“通过科学用耳、减少噪音暴露,我们可以有效延缓听力衰退的速度。她还提醒居民,一旦发现听力下降,应及时就医,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为了让居民更好地将护耳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王文晔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护耳小常识。例如,如何正确使用耳机、如何减少噪音对听力的损害、如何清洁耳朵等。
“很多人喜欢用耳机听音乐,但如果音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会对听力造成严重损伤。”王文晔提醒道,“使用耳机时,音量最好控制在60%以下,每次使用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此外,她还建议居民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如KTV、建筑工地等,必要时可以佩戴耳塞或耳罩进行保护。
为了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感,活动还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王文晔根据讲解内容,提出了一些与听力健康相关的问题,居民们踊跃回答,现场气氛热烈。“耳屎需要经常清理吗?”钱阿姨问道。王文晔耐心解答:“耳屎对耳朵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频繁清理。如果耳屎过多导致不适,建议到医院由专业医生处理,不要自行用棉签或其他工具掏耳朵,以免损伤耳道。”通过互动问答,居民们不仅加深了对听力健康知识的理解,还纠正了一些常见的误区。
听力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无障碍沟通的基础。香花桥社区通过举办此次爱耳日活动,不仅向居民普及了科学的护耳知识,还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香花桥社区将继续携手各方力量,推动听力健康知识的普及,为居民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