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普及听力健康知识,提升辖区居民对听力健康的重视,2月27日,姑苏区平江街道新湘苑社区残联在社区教育中心举办了第二十六次全国爱耳日活动。此次活动采用“科普+手作”的服务模式,邀请了新湘苑社区居民、残疾人以及志愿者共同参与,旨在进一步普及健康知识,提升辖区居民群众对听力健康的认知。
活动现场,社区残联工作人员以播放科普视频的形式,围绕耳部生理结构、家庭中如何早期发现孩子听力发育异常等知识,让居民对耳部健康有了全新认识。随后,又围绕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耳部健康问题,如耳鸣怎么办、如何正确使用耳机,如何佩戴助听器等,视频中的远程医生都给予了专业且细致的解答。居民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爱耳护耳有了全新的认识。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内容丰富的科普展板区,用于展示耳部结构、常见的耳部疾病和症状、噪声对听力的损害以及如何正确保护听力等知识。为增加活动趣味性,社区残联工作人员带领居民学习科普视频中的耳部保健操,通过按摩耳部穴位,促进耳部血液循环,居民们纷纷跟着做起来,现场学习氛围十分热烈。 科普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但精彩活动并未就此打住。为进一步强化居民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同时也为了增进残疾人群体的生活技能,活动精心安排了一个充满创意与温情的手工制作环节。这一环节特别邀请了部分居民与残疾人士共同参与,旨在通过实践促进彼此间的交流与理解,共同体验创造的乐趣。活动现场,一位心灵手巧的志愿者老师站在展台前,手中拿着自己精心编织的钩针坐垫,这些坐垫色彩斑斓,既实用又美观,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老师面带微笑,逐一向大家展示了这些坐垫的成品,并详细讲解了编织坐垫的基础针法,如起针、锁针、长针、短针等,以及编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步骤和技巧。参与者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眼睛紧紧盯着老师的每一个细微动作,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当讲解到较为复杂的编织步骤时,大家更是自发地围成一圈,相互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与疑惑。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根根彩色的毛线在大家灵巧的手中逐渐编织成形,从最初的几行基础针法,到后来的复杂图案,每一个坐垫都承载着参与者的心血与期待。大家或低头专注编织,或相互讨论技巧,或向志愿者请教问题,整个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与创作的喜悦。最终,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编织,一个个精致而独特的坐垫在大家手中悄然成型,它们不仅凝聚了参与者的智慧与汗水,更见证了彼此间的互动与友谊。
通过此次活动的互动参与,大家不仅学会了编织技能,更重要的是,社区对残疾人的困境和需求有了更多的理解与关注。“通过此次活动的举办,在辖区普及听力健康知识,居民们不仅收获到了与健康相关的实用知识,还提高了对残疾人的关爱与包容意识,今后将继续加强对听力障碍群体的关怀,提升残疾人群体的社会参与感与幸福感。”新湘苑社区工作站站长朱婷表示。
(通讯员: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