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浜社区60岁以上居民占比超过25%,是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社区之一。面对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社区以闲置用房为依托,整合多方资源,积极建设集休闲娱乐、健康服务、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养老服务阵地,以高标准打造“幸福养老”新名片。
党群同心筑阵地:家门口的“幸福港湾”
在马浜花园北区老年活动室,每天清晨都能听到欢声笑语。70岁的张奶奶走进活动室,和老伙伴们一起打牌、下棋,翻阅健康宣传手册。这间面积达210平方米的活动室,如今已成为社区300余名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幸福枢纽”。
活动室内设健康监测区、书画阅览角、多功能活动厅等六大功能板块,并邀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定期坐诊,实现“小病咨询不出社区”。马浜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朱建军介绍道:“我们通过网格走访精准摸排需求,将原先闲置的社区用房改造为适老化活动场所,并建立党员志愿者轮值制度,确保每天8小时开放。”此外,社区将养老服务政策宣传融入日常,定期开展防诈讲座、医保新政解读等活动,真正把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精神滋养润心田:文化养老激活“银发力量”
马浜社区的养老服务不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注重精神关怀的深度嵌入。每逢传统佳节,活动室里总会飘出粽香、月饼香,老人们围坐制作手工艺品的身影,构成了独特的“银发风景线”。“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中,元宵节灯谜会、重阳敬老宴、中秋团圆照等特色项目持续开展,让独居、空巢老人感受“家”的温暖。
为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马浜社区还开设老年大学、智能手机培训、短视频制作等“潮课堂”,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在马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图书室,传来阵阵欢声笑语,20余位老年学员齐聚一堂,学员倪阿姨笑着说:“平时在家就喜欢捣鼓些手工,没想到社区能组织这样的编织班,还认识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真的很开心!”课程结束后,阿姨们将自己精心编织的围巾和手套送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代表手中,向其传递社区大家庭的深切情谊,为社区治理注入“银发力量”。
共建共治谱新篇:养老服务赋能社区治理
养老服务关乎民生、连着民心。马浜社区积极推进服务型适老社区建设,充分发挥“有事好商量”“红色议站”等协商议事平台作用,联合物业、物管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网格员等多方力量,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小区适老化改造等幸福提升行动。2024年以来,马浜社区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完成楼道夜间照明系统升级等惠民实事20余件,惠及老年居民200多户。
养老服务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有效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在“金乡邻”便民服务公益集市中,由老党员、退休老干部组成的“五老”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余热,携手年轻同志为居民提供暖心服务,持续提升辖区居民群众的幸福获得感和生活归属感。
从“养老”到“享老”,马浜社区用实际行动印证了“为民服务无小事”的治理理念。在这里,党群服务中心不仅是红色阵地,更是传递温情的纽带;老年活动室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承载着对“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美好追求。未来,马浜社区将全面推进党建引领“海棠红·幸福里”建设,秉承“便民惠民为民”宗旨,继续书写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暖心篇章。(吴振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