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对这个清洁屋标识码扫一扫,我们所在的这个小区清洁屋数量、开放时段、各清洁屋分布位置以及全景图,各项信息一应俱全。”3月25日,在辖区杨木桥新苑小区一号清洁屋,枫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部门队员小唐在给清洁屋安上专属“身份证”后,对路过驻足的居民徐阿姨介绍道。
为让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更智能、更便捷,近期,枫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对辖区“三定一督”小区涉及155座清洁屋实行“一屋一码”工作,全面推行数字化身份管理,每个清洁屋拥有专属“电子身份证”,身份标识牌选用亚克力材质,张贴于清洁屋醒目位置,方便居民扫码查询,涵盖清洁屋位置、责任人、开放时间等基础信息。“为确保‘一屋一码’工作顺利推进,前期我们开展大量准备工作,与社区、物业携手,开展培训引导,重点科普如何利用清洁屋二维码,让督导员、居民尽快熟悉这一清洁屋身份标识码。”现场队员介绍道。值得一提的是,在扫码查询投放指南之外,界面上还有随手拍功能,居民可通过文字、图片等多种上报方式,随时随地反映身边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问题,便于问题的快速转派与处理,居民还可以参与分类评价及提出建议,形成双向互动机制。这一创新模式有力推动垃圾分类从“人治”转向“数治”,强化监管效能的同时,通过科技赋能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形成共建共治的治理格局。
下一步,枫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将始终坚持绣花功夫,持续深化数字化管理的步伐,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把信息化建设成果落实到日常管理工作中,营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