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是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日,今年的宣传主题口号为“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为响应这一主题,提高社区居民对儿童孤独症的认识,给予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更多支持与关爱,3月19日下午,苏州市姑苏区平江街道历史街区社区联合社区残协,平江残疾人之家,娄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历史街区社区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拥抱孤独 温暖同行”的儿童孤独症讲座。
在讲座中,娄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通过对儿童孤独症的症状与表现,儿童孤独症的症状与表现,儿童孤独症的治疗与干预,儿童孤独症的照顾与支持,儿童孤独症的预防与展望等几个方面的详细介绍,让社区的居民、社区志愿者对儿童孤独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大多数居民都认为孤独症就是“不喜欢和别人讲话”“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结合大部分居民们的发言反馈,医生为现场的居民,残疾人居民及志愿者们行了有关孤独症知识的科普,其实,“社恐”“社牛”都可能是孤独症谱系障碍。有些“社牛”讲起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滔滔不绝,但在社交活动中,可能存在质的缺陷。比如,说话声调、表情不像正常孩子一样丰富;无法理解他人心里的想法和感受;不能根据环境和他人反应调整自己的行为,只说自己想说的,哪怕对方明显表达没兴趣听,他仍继续讲述,说明存在明显的社会沟通障碍。并通过带领大家观看有关自闭症孩子的短片,让居民们对孤独症群体有了初步的认识,进而引导大家关注、关心、关爱这一群体。
谈及干预治疗,娄江社区服务中心的医生着重强调了早期干预的关键作用,这是改善孤独症儿童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核心。目前常用的干预方法包括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结构化教学法(TEACCH)、人际关系发展干预法(RDI)等。这些方法通过系统训练,帮助孤独症儿童提升社交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医生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康复训练,为孩子营造充满爱与支持的家庭氛围。
本次讲座的气氛非常热烈,在社区居民中也产生了热烈的反响,本身是残疾人也是社区志愿者的汤明明(化名)阿姨表示:通过这次讲座了解了什么是孤独症,并且学习了如何与孤独症家长沟通的方法,在以后的居民工作中也非常有帮助。
此次讲座不仅为社区居民普及了儿童孤独症知识,还在社区内营造出关爱孤独症儿童的浓厚氛围。历史街区社区党委书记刘娟表示:未来将继续开展相关公益活动,搭建更多交流与支持平台,凝聚社会力量,共同为孤独症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保驾护航,让这些“星星的孩子”在温暖与关爱的包围下,勇敢地迈向未来。
(历史街区社区 陈磊67286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