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
这个标志着万物复苏的节气
在太仓这片土地上奏响了
生物多样性的春日交响曲
作为长江入海口的生态明珠
太仓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
展现出勃勃生机
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乐章
惊蛰时节,太仓的湿地迎来了候鸟迁徙的高峰。天镜湖湿地公园、金仓湖湿地公园和郑和公园内,成群的白鹭、苍鹭在水面上翩翩起舞,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态画卷。通过湿地保护与修复、水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工业废气治理、加强扬尘治理等措施。2024年,太仓市12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100%,优Ⅱ率达75%;PM2.5平均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85.2%,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水生植被覆盖率明显增加,为动植物提供了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也为候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直接促进了更多物种的生存和繁衍,丰富了生物多样性。根据太仓市建设的金仓湖省级湿地公园、长江白茆口湿地生物多样性观测站数据显示,2024年在两个观测点范围内共记录到鸟类78种,其中,记录到国家级保护动物2种,为凤头鹰和红嘴相思鸟;记录到IUCN红色名录近危物种1种,为罗纹鸭。
凤头鹰
红嘴相思鸟
太仓的农田在惊蛰时节焕发出新的生机。现代农业园内,农民们正忙着春耕备耕,采用生态农业技术种植的油菜花已经绽放出金黄色的花朵。农田周边的生态沟渠中,青蛙结束了冬眠,开始活跃起来,为农田生态系统提供天然的害虫防治服务。东林村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种植-秸秆饲料-养殖-有机肥料-种植的生态循环模式,减少了秸秆焚烧带来的污染,有机肥料还田提高了土壤肥力,减少了化肥使用,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高效利用。
从惊蛰时节的生物复苏到全年的生态保护,太仓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这座城市不仅守护着长江入海口的生态安全,更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太仓的经验证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可以相得益彰,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生。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太仓将继续以生态为笔,描绘出更加美丽的绿色发展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