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10时许,在淮海南街和金山路工地项目部,30余张简易桌椅陆续摆开,务工人员走进室内或室外就餐区,抓紧时间就餐。项目方在室外就餐区上方精心搭建防雨拱形帐篷,为工人们遮风挡雨,虽然简单但十分实用。几名餐饮供应人员分工明确,这边几个分发盒饭,那边几个归类餐后垃圾,整个现场忙而不乱。
近日,经过狮山横塘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与部分工地管理方的双向密切协同,辖区部分在建工地的务工人员就餐环境实现从“路边蹲着吃”到专属区域错时“坐着吃”的“微改变”。同时,成功引入配餐供给机制,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实现工地务工人员伙食“提质不提价”。这些看似小事,却让务工人员感受到不一样的人文关怀。
“以前就是蹲在路边简单吃个午饭,垃圾则是随手丢在一边等待环卫工人清理。现在工地有了专属就餐区,让我们可以坐下来定定心心就餐,垃圾也有专人清理,真的挺好的,也是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狮山横塘街道某项目部的孙师傅有感而发。
与以往消费不同的是,这些供给午餐都是在收集务工人员意见基础上,统一委托餐饮企业集中加工的。供应商们需要向工地管理方提交营业执照、人员健康证明、食品进货清单等相关材料。加工食品不仅要在价格上看齐,更要丰富供给品种,适应南北不同地域务工人员饮食习惯,通过双向对接需求,实现食品安全供给透明化。
据悉,以往大部分工地务工人员都是在路边无证摊点买饭,随意蹲坐在绿化带或马路牙子上随便应付一餐。用餐安全和就餐环境毫无质量可言。用餐后,市政地面和绿化带更是污渍不堪,垃圾遍地,城市环境屡屡受伤。
为妥善解决工地员工就餐环境问题,将城市治理与企业关爱相结合,狮山横塘街道执法部门在项目报备施工阶段,就呼吁企业腾出空间,为改善员工就餐环境提供服务、打造配套设施。并通过市场化的供餐配送、引摊入园、桌椅配置等微举措,让务工群体切身感受从“路边蹲”到“定心坐”的人文关怀、平价用餐的放心与实惠。目前,该倡议得到辖区企业积极响应,并在一些工地陆续推行试点工作。
后续,狮山横塘街道执法部门还将不断引导企业强化责任意识,持续跟进食品安全、服务保障、垃圾分类等服务举措,从根源上改善企业周边市容秩序,并大力拓展现有工地治理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狮山横塘治理经验,多举措打造狮山横塘治理样板。(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