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也是我国重要传统节日。清明将至,狮山横塘街道横塘社区开展“品诗韵 拓芳华 寻春意”系列主题活动,融合文化之雅与自然之趣,让辖区未成年人感受人文温度,体会自然与生命之美。
读诗歌 同赴春日之约
清明是踏青赏景、亲近自然的时节。来自苏州民进高新区(虎丘区)基层委员会的周郁炜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清明诗歌诵读活动。活动伊始,为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周老师设计了一场“寻找共同点”的趣味互动游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孩子们通过寻找彼此的共同点相互问候,迅速拉近彼此距离,陌生感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消散。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孩子共同诵读《春游湖》,在琅琅诗声中拥抱春天。随着周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仿佛已经共乘小舟,观赏燕子归来、桃花盛开的春日美景。孩子们纷纷沉浸在诗歌的世界中,在吟诵中感悟清明文化。活动最后,周老师鼓励孩子们通过“画面联想”的方式巧记古诗,清明假期出游时,亦或是在小区散步赏景时,将所见所闻与相关古诗词结合,场景化诵读,通过春日风光记忆加深印象,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信并激发热爱。
寻春意 巧手拓自然美
“清明有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那桐花是什么样的呢?春天我们又能看见什么植物呢?”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博毓青年志愿者团队,结合多彩生动的图文向孩子们展示各种各样的植物:粉嫩的樱花、翠绿的柳树、会“走路”的卷柏等等,带领辖区未成年人共同探寻春日自然奥秘。
在植物拓印环节开始之前,志愿者先将孩子们从路边捡拾的叶子和花瓣进行处理,用明矾溶液浸润、擦拭晾干。随后,孩子们在志愿者手把手的指导下,学习拓染。随着“咚咚咚”的敲打声,植物的汁液渐渐渗透布料,勾勒出清晰的脉络与色彩,一块块白布变成了承载着春天记忆的艺术品:迎春花拼成的蝴蝶、南天竹印成的山水画、香樟叶修剪过后拼出来的“石矶娘娘”……春天在孩子手中“定格”。
此次清明主题活动,辖区未成年人不仅作为游客,徜徉在古诗词的春日风光中,也化身为春光的记录者,用“植物语言”描绘春天。未来,横塘社区将继续通过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社区未成年人绘就更加自信、更加绚烂的成长画卷,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温暖。(刘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