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在何山路的枫新桥上,本地农户们有序在明黄色线框内摆放着沾露水的春笋、豌豆苗等蔬菜,居民也能第一时间买到时令“春菜”,实现了农户“腰包鼓”和市民“舌尖鲜”的双向奔赴。这一变化,源于枫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创新推出的“潮汐疏导区”管理模式。
据悉,枫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聚焦农贸市场、商业街区周边的流动摊点治理顽疾,按照点位科学、秩序井然、环境优美、服务暖心“四好”标准,在何山路的枫新桥打造了“潮汐疏导区”,并按照“一点一策”科学划定经营范围、区域、时段,目前可容纳摊贩13个,实现居民“下楼即买菜”、摊贩“安心做生意”。“我们结合人流量变化和居民需求,将经营时间定为早上6点至9点、傍晚4点至7点,有效满足了居民的日常购物需求。”为确保后续管理的顺利推进,枫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部门配套“执法蓝+环卫橙+商户红”三色协同机制,通过早中晚三次巡查、“云绣”智慧监管、商户需求即时响应、增加保洁频次等举措,构建起动态管理闭环,实现对越线经营、垃圾滞留等不文明经营行为的高效率处置。此外,枫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与摊主签订文明承诺书,同步试点“摊主议事会”,结合摊贩建议推出“错峰补位”“摊区自洁”等举措,让“被管理者”成为“共建者”。
“每天能卖出30多斤自家种的蔬菜,既不影响市容又能增加收入。”商户王大姐边整理菜筐边高兴道。下一步,枫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将在不影响交通秩序以及市民生活的情况下,设置更多的“潮汐疏导区”,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安全的城市生活环境。(章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