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至,春意浓。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搭建精神障碍康复者的交流互助平台,4月1日,狮山横塘街道精神障碍康复驿站联合汀斯社工、万枫社区在驿站及社区同步开展“‘包’住春味,乐在其中”清明活动。
学民俗知识 赢安康香囊
活动伊始,万枫社区的康复者在社工引导下分为四组,展开“清明民俗大比拼”知识问答。与此同时,康复驿站内的学员们也在社工组织下开展着同样的民俗知识竞赛。“清明是24节气中的第几个节气?”“清明插柳的习俗是为了什么?”……问答声此起彼伏,成员们全神贯注,一个个趣味问题引发热烈讨论。
驿站学员小陈兴奋地说:“原来清明节有这么多讲究,我今天才知道寒食节的由来!”几个回合下来,获胜组相继产生。“没想到我们组能赢,这个香囊闻着让人特别安心。”获得香囊的成员兴高采烈地说。欢乐的氛围下,成员们也更加了解清明民俗。
协作制青团 巧手展风采
随后的青团DIY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社工特别选用免蒸煮配方,确保操作安全便捷。在万枫社区,四组人员自主分工:有的搓面团,有的拌馅料;而在康复驿站内,学员们也在社工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制作着青团。驿站和社区的制作现场都洋溢着欢声笑语——蛋黄肉松咸香适口,芋泥绵密清甜,豆沙经典怀旧,满足不同味蕾需求。“面皮要捏成碗状”“馅料不能放太多”……成员们互相提醒,处处体现着温情。驿站学员小朱骄傲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看我的青团多圆,我要带回去给妈妈尝尝!”万枫社区现场张阿姨也激动感慨:“和大家一起做青团,比一个人闷在家里开心多了。”
春味载温情 康复在路上
捧着碧绿如玉的劳动成果,大家一起合影留念。相机定格的一张张笑脸中,万枫社区的金成员特意举起青团对镜头说:“我要带回家跟姐姐一起分享,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做点心!”康复驿站的小谢也开心地表示:“今天我终于学会了做青团!”
此次活动将传统节气文化与康复训练有机结合,通过趣味民俗竞赛、手工青团制作等环节,促进康复成员间的互动交流,提升生活技能,助力其身心康复,一同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温暖氛围。后续狮山横塘街道精神障碍康复驿站会定期开展更多趣味活动,一直走在助力精神康复的路上。(张星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