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清明传统文化精髓、倡树文明祭扫新风尚,浒墅关文昌社区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组织开展“清明节里品青团·文明祭扫扬新风”主题活动。通过青团品尝体验、民俗文化浸润、文明理念传播“三位一体”模式,让传统节日既守住“老味道”、又焕发“新气质”,在烟火气中绘就基层治理的文明画卷。
文化传承聚民心 青团香里话共治
清明食青团,既是舌尖上的时令记忆,更是流淌千年的文化基因。文昌社区将传统食俗转化为凝聚人心的情感纽带,组织15位“睦邻家阿姨”围坐品尝青团。老人们讲述着清明故事,年轻人记录着制作技艺,流动的麦草清香中,代际文化完成温暖传承。这些活跃在楼道巷陌的“银发志愿者”,不仅是民俗文化的传播者,更成为社区治理的智囊团——在品尝青团的同时,她们围绕文明祭扫、环境治理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将传统民俗活动转化为协商议事平台。活动尾声,阿姨们自发将青团制作技艺传授给年轻工作人员,让文化传承与民生关怀相得益彰。
移风易俗树新风 文明实践润无声
在传承中创新,于守正中突破。文昌社区深谙“文明新风的培育需要柔性引导”,组织“睦邻家阿姨志愿服务队”走街串巷开展宣传。志愿者们手持《致社区居民的森林防火倡议书》,用吴侬软语逐条讲解“网络祭扫”“鲜花祭祀”等新理念,结合真实案例解读森林防火“十不准”规定。针对老年居民,她们以“拉家常”方式讲述因焚烧纸钱引发的火灾教训;面对年轻群体,则通过社区微信群分享“代理祭扫”操作指南,引导居民用生态方式寄托哀思。通过“银发力量”言传身教,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加入文明践行行列,让绿色祭扫从“倡议”逐渐变为“共识”。
接下来,文昌社区将持续深化“传统节日+”治理模式,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导向,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创新上积极探索。通过丰富节日文化内涵、拓展志愿服务形式、加强文明理念传播等务实举措,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在基层治理中交相辉映,全力打造有温度、有底蕴、有活力的社区共同体。(闫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