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吃青团,日子甜又糯。近日,枫桥街道马浜社区妇联开展青团制作活动,居民群众围着长桌,揉面团、包馅料,用一双双巧手将春天的绿意揉进青团里,让传统民俗在欢声笑语中传承。
“艾草汁要趁热拌进糯米粉,揉到‘三光’——手光、盆光、面光才够劲道!”活动室内艾香袅袅,志愿者老师手持青团边示范边讲解。居民群众跟着将碧绿的艾草面团搓圆按扁,填入现熬的豆沙,手指翻飞间,一个个圆滚滚的可爱青团便跃然掌心。
“你看,转着圈把馅儿包进去,就像把春天藏在手心里。”会包青团的阿姨们手把手地教新手捏团,现场气氛欢乐温馨。蒸锅腾起热气,清明的老味道愈发清晰。
首锅青团蒸制时,却出现了“小插曲”,因豆沙馅熬煮过久水分偏多,加上蒸制时间把控不当,青团出炉后变成了塌陷的面饼,大伙儿纷纷举着手机拍照记录,满堂欢笑。面对“失败”的尝试,大家重新调整做法,把面团揉出筋道,保持馅料干湿适中,并精准把握蒸制时间,终于成功蒸出了饱满油亮的青团。“原来传统美食的每个细节都是学问呀!”居民倪阿姨感慨道。
本次活动,不仅让居民体验包青团的乐趣,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也进一步弘扬了传统民俗文化。接下来,马浜社区妇联将延续“节气厨房”系列活动,让居民在亲手制作汤圆、青团、月饼等传统美食中,感受“舌尖上的文化传承”。(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