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高新区东渚街道龙景花苑二区,一座550平方米的社区活动室正演绎着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作为承载3400多名居民的动迁多层小区,面对23%的老年人口比例以及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龙景社区以闲置活动室改造为契机,创新“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精准服务、文化浸润”老年友好工作模式,打造家门口的“乐邻驿站”。
构建多元共治体系,激活社区治理动能
在改造初期,面对经费短缺、管理缺位等问题,社区搭建“四方协调”治理机制,建立起“小区党支部+小区物管会+社会组织+物业”的联席会议机制,形成“议题筛选—方案研究—议事协商—成果落实”的议事方法,针对活动室适老化改造、功能布局、服务开展召开协商议事活动6次,成功推动活动室卫生间适老化安装、多功能活动室改造等4项工程落地。组建由12名退休老干部组成的“银发智囊团”,围绕小区充电棚安装、雨棚搭建定期开展协商议事活动,真正实现“老年问题老年议”,形成老年友好的社区治理氛围。
创新精准服务模式,延伸为老服务触角
乐邻驿站构建“1+3+N”服务体系,即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打造健康管理、文化娱乐、智慧助老三大服务平台,链接N个辖区内外共建单位。龙景社区联合苏州一00医院、南大苏州医院、科技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共建单位资源,创建“健康小屋”“家庭医生工作室”健康服务体,配备智能药柜、按摩椅等设施设备10台,开展专家义诊活动15场,惠及居民2300人次。此外,创新“传统节日+志愿服务”活动模式,年均开展文化活动30场,大大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与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学生志愿者共建开展“数字素养”调研活动,开设“智慧助老”科普课堂。为有需求的老年群体安装“电卫士”,监测居家安全隐患,筑牢安全防线。
培育互助共享文化,激发社区内生动力
社区着力打造“乐邻文化”生态圈,通过“龙景故事”采编活动,挖掘群众典型15人,将身边热心助人的退休阿姨、参与公益活动的爱心人士等暖心故事制作成文化墙,汇编成故事集。创新“每日健康操”活动,建立参与积分兑换制度,引导老年群体参与健康锻炼,组建低龄老人志愿者团队,为长者开展贴膏药、艾灸按摩,倡导自助互助。在活动室打造“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吸引外卖骑手、快递小哥担任“流动志愿者”,在空闲期间,进社区活动室为老年群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以服务换服务”的双向互动。
龙景社区通过探索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构建起全链条精准养老服务体系,培育互助共享的社区精神共同体,目前,乐邻驿站已转型为集健康管理、文化娱乐、智慧养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阵地,为辖区老年居民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助老服务活动。(顾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