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狮山横塘街道精神障碍康复驿站联合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苏州工艺美院共同举办主题为“以知愈心 携手同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专题培训活动。活动现场,20余名怀揣爱心的大学生志愿者齐聚一堂,通过专业培训为即将开展的志愿服务“充电蓄能”。
培训采用“理论+互动”的创新模式,旨在帮助志愿者们建立专业认知、掌握服务技巧,为精神康复群体提供更优质的志愿服务。
破除误解 看见真实
培训伊始,康复驿站社工通过生动的视频展示和图文并茂的PPT讲解,带领志愿者们走进精神健康的知识殿堂。针对大学生群体常见的认知误区,社工用“幻觉妄想不等于危险暴力”等通俗易懂的比喻进行科普,现场不时响起会心的笑声。在介绍驿站学员时,陈社工如数家珍:“我们的阿姨特别擅长手工,做的衍纸作品栩栩如生。有的学员虽然说话慢一些,但特别爱美,每天都喜欢用配饰打扮自己……”这些鲜活的案例让志愿者们看到,在“康复者”标签之下,是一个个有血有肉、各具特色的可爱灵魂。
服务指南 专业护航
“志愿服务不是仅凭一腔热情就够了,还需要合适的方式方法。”在实务培训环节,社工为志愿者们送上干货满满的服务锦囊。针对活动设计,她建议采用“任务阶梯化”原则,将复杂活动拆解成小步骤,分步完成;在沟通技巧方面,强调要多用“我们一起试试看”等鼓励性语言。现场还模拟了多个服务场景:“当学员作品与预期不符时,可以说‘这个角度很有创意’;遇到情绪波动时,要保持安全距离,温和询问‘需要休息一下吗?’”志愿者们认真记录,不时点头互动。社工还特别提醒,服务中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使用尖锐工具、保护康复者的隐私、保持适当边界。
优势接龙 火花碰撞
“我是来自山西的王同学,能带来‘创意’,希望能带学员用画笔发现生活中的美!”“我是连云港的戴同学,特长是‘笑容’,相信快乐是可以传递的!”在轻松愉快的接龙环节,志愿者们轮流分享着自己的“服务优势卡”,有耐心、细心、擅长陪伴和倾听等。这个环节不仅让团队快速破冰,更碰撞出许多服务创意火花。“原来我们每个人都能发挥所长,为学员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一位志愿者兴奋地说。
收获成长·向爱而行
“这次培训彻底改变了我对精神疾病的刻板印象。”“原来真诚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治愈。”在分享环节,志愿者们纷纷表达着自己的感悟。此次培训不仅搭建起大学生与康复群体的沟通桥梁,更播撒下一颗颗爱的种子,期待在未来绽放出更多温暖。后续参与培训的大学生志愿者将分组进入驿站开展服务,用专业和爱心为精神康复者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张星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