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安镇华通花园第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北侧,一块闲置的三角形小广场原本用于停放微型消防车、垃圾清洁车等公共设施。近期,这块区域经过科学改造焕发新生,变身为居民停车区,新增8个标准停车位,有效缓解了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
从“闲置空间”到“共享空间”,空间再造的背后是社区深入听取民情民意,了解居民急难愁盼,用心解决问题的决心。一月一度的网格通话会,让社区、网格、物业、居民代表等群体坐下来,直面居民的真实想法,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华通六区小区建成于2014年,作为十年以上的老旧小区,建设初期的机动车位配比已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我们经过仔细测算,发现这块三角形小广场完全可以发挥更大价值。”社区负责人介绍道。经过实地调研和多方论证,最终决定将物业车辆迁移至1栋配电房旁规范停放,对小广场进行科学规划改造。
“虽然新增车位数量不多,但能多一个是一个,确实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负责改造的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物业公司积极配合车辆迁移、物管会参与方案设计、居民代表全程监督施工,这次改造是多方协作的成果。
“现在下班再也不用绕圈找车位了。”住在9幢的居民王先生为这一改造点赞。相关负责人指出:“小改造体现大民生。这种‘腾笼换鸟’的模式,为老旧小区空间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从专属到共享,从闲置到活用,华通六区用“绣花功夫”破解停车难题。这8个车位的背后,是社区服务理念的升级,更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生动实践。(倪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