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为,幼有所乐,浒墅关秦馀社区聚焦“一老一小”两大重点群体,积极推进“海棠红·幸福里”建设,不断提升服务的“硬阵地”和“软服务”,依托共建项目“馀见苏农”,创新打造更多群众可感知、得实惠的“幸福场景”。
自然美育 玩转红泥里的童趣
“妈妈快看!我的泥老虎会摇尾巴!”数十组亲子家庭在社区户外草坪上化身“大地艺术家”。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挖出新鲜的红泥,指尖泥团在翻飞间,塑出憨态可掬的小动物。“馀见苏农”许老师现场示范传统红泥塑形技法,“泥巴要摔出韧性”“拓印讲究三分力七分巧”等秘诀引发阵阵惊叹。课程中,当裹着红泥的土鸡蛋放入预制“小烤箱”(装有热水的保温箱),空气中飘散的不仅是食物香气,更是城市家庭难得的乡土记忆。“让孩子们知道鸡蛋还可以这么煮熟,比游乐场的彩泥更有生命力。”家长王女士擦拭着孩子额头的泥渍笑道。
银龄课堂 钩编里的节气与守护
每周四是社区最为热闹的“非遗日”,20余位社区长者正跟着文化达人徐香老师学习“二十四节气”主题钩编,爆款哪吒的太乙飞猪,清明时节的油菜花在钩针起落间渐显雏形。近日,课程特别设置“守护一刻钟”环节,社区积极链接苏州科技城医院、浒墅关经开区交警等专业资源,为长者们带来健康科普、安全宣讲等服务,守护社区长者节气里的平安。据悉该课程已开设到第四期,已产出节气主题钩编作品200余件,其中10余件作品融合了交通安全、健康养生的元素,正如学员李阿婆所说,“一针一线钩的是老传统,添的平安小心思护的是新生活。”
自然美育,非遗传承。接下来,秦馀社区将继续以非遗为纽带,将传统文化浸润于“一老一小”的烟火日常,让幸福场景触手可及,托起“朝夕美好”的温馨图景。(申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