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移动公布2024年全年业绩,总部位于苏州高新区的移动云收入达到1004亿元,同比增长20.4%,稳居国内公有云前5强。
从2019年的19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千亿规模,移动云“撑杆跳”的支点是什么?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移动云把“云计算”升级为“云智算”,为社会提供算力、模型、数据、生态、应用、工具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通过四个“新”实现“撑杆跳”。
新底座 筑牢AI发展基石
人工智能(AI)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应用,离不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体系的孵化和支撑。
近年来,移动云积极落实国家“东数西算”工程部署,不断深化“N+X”多层次、全覆盖智算能力布局,落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首批13个智算中心节点,自建智算规模达29.2EFLOPS。
其中,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呼和浩特)是全球运营商最大单体智算中心,智算规模达6.7EFLOPS,入选2023年央企十大超级工程;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哈尔滨)则跻身全球运营商最大单集群智算中心,实现AI国产化芯片100%适配,满足万亿参数级大模型训练高效、稳定、安全可控的算力需求。
杨杰介绍,通过构建算力并网平台,移动云将分布在各地的智算中心、万卡智算集群等算力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了算力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目前,移动云已经实现“通、智、超、量”四算并网,纳入第三方算力规模超30EFLOPS,不断推动社会算力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强劲推动力。
新服务 加速AI+云注智赋能
近日,移动云助力苏州高新区数据局构建的“苏新享・AI+政企服务助手”上线,整合市场准入、工程建设、企业服务等领域资源,形成涵盖140+政务服务事项的智能知识库,能够秒级响应高频事项咨询,真正实现办事需求精准识别,政策咨询、办事指导、项目申报等服务“不打烊”,准确率达90%以上。
一位企业负责人在办事大厅现场体验后,点赞说:“这个平台不仅快速回答了我要问的问题,还很贴心地列举了好几个相关问题,建议我再了解一下,太智能了!”
这个新服务,是移动云发挥场景创新牵引作用,推动AI技术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应用的典型案例。
围绕治理现代化,移动云推动AI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社区服务等细分场景延伸应用,助力打造智能社会。
围绕产业焕新,聚焦制造、农业、物流、交通、金融、能源等重点行业,深入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促进智能经济高端高效发展。通过助力中石油、中国中化等大型国资央企部署 DeepSeek大模型。
围绕智慧生活,移动AI云电脑将传统云电脑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图形处理能力,能实现智能语音交互、图像识别、自动办公等功能。
目前,移动云已服务超百万政企客户、超20万工业能源行业客户、超4万交通行业客户、超4万医疗行业客户、超1.8万金融行业客户;打造20个省级、160余个地市级政务云乡村振兴平台,落地全国31省,覆盖6万余个行政村,为社会发展注智赋能。
新内核 打造AI技术引擎
在芜湖,移动云算网大脑打造了长三角枢纽芜湖集群算力公共服务平台,成为我国首个“四算合一”调度平台,树立算力调度平台示范标杆。
这个平台是移动云在核心技术创新层面的成绩之一。多年来,移动云通过构建算力网络的智能中枢——算网大脑,对算网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智能调度,推动算力像水、电一样,成为“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社会级服务。
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副总经理孙少陵表示,目前,移动云算网大脑纳管超80EFLOPS自有算力、社会算力及超25万网络链路,在长三角、京津冀等4个国家级和区域级枢纽节点落地,助力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构建。移动云算网大脑各项指标全面领先业界基准,并于2024年实现全国规模商用,已全面上线“东数西算”“数据快递”等任务式服务。其中,移动云首创的“数据快递”服务,突破业务分钟级开通、带宽按需灵活调整,可应用于天文观测、影视编辑、基因测序等领域,荣获2024年信息社会世界峰会最高项目奖。
新平台 推动AI落地应用
当前,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简称“AI+DICT”)成为信息服务的新形态,深度嵌入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等关键环节,加速形成“模型即服务”新生产平台。
孙少陵介绍,移动云全新构建智算平台、大模型服务平台,面向全社会提供AI应用孵化服务,破除传统AI应用壁垒,实现真正的“开箱即用”。
其中,移动云自研超大规模训推一体智算平台,支持万卡并训、超长稳训、异构混训、跨域调度等特性,规模和技术达行业领先,助力用户一站式完成模型研发、训练、推理调用或应用部署。
低代码/零代码开发界面进一步降低大模型应用难度,即使是没有深厚编程背景的创新者也能轻松上手,通过简单的拖拉拽操作即可构建复杂的多轮对话智能体,促进智能体应用于千行百业。
移动云是高新区
数字经济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多年来,高新区积极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拥有工信部电子五所华东分所等大院大所,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设有智能科学与技术等学院,新建阳山数谷、运河数字港等优质载体超百万平方米,集聚山石网科、启明星辰、中软国际等一批重点企业,可提供算力服务能力位居全市前列,先后获批全国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化创新领先城区、江苏省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通用智能领域)等称号。
面向未来
高新区将继续大力推动
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进一步构筑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