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市姑苏区苏锦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惠做家长 育见未来》家庭教育课程获选2025年苏州市社区教育优秀课程。
苏锦街道《惠做家长 育见未来》省级精品课程,通过打造"苏趣"双龄教育中心等实体阵地,形成"空间+活动+课程"服务链。围绕和谐共处、引领成长等5大主题开发系列课程,针对不同家庭需求开展"周末成长营""假日科普坊"等定制活动,组建心理咨询师+教育专家+社工的复合型服务团队。同时,街道联动辖区教育机构开发"声入人心"等特色项目,近3年累计开展家庭教育主题活动200余场,服务超万人次。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苏锦街道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创新意识,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始终以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为社会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创新社区教育模式,深入探索适应新时代的家庭教育模式,在求实效上下功夫,满足各类人群的学习需求,培训教育覆盖所有人群,扎实做到全民教育终身教育。
创新"五位一体"老年教育苏锦模式
街道构建"乐学康享"老年教育体系,形成示范经验,开展双线融合办学,线下开设62门精品课程,线上开发"惠学苏锦"APP实现课程全覆盖。与星健康养中心合作打造"教育+康养"服务包,建立"银龄导师-专职教师-志愿者"三级师资体系,首创"3+1"心理服务体系(每月1次咨询+每周沙龙+季度直播+应急干预)。目前,街道已完成省级课题研究2项,形成标准化操作手册。近年来线上线下学员突破1.3万人,课程满意度达98%。
打造全生命周期教育服务平台
苏锦街道通过"三化建设"实现教育服务全覆盖,一是阵地集成化,建成600㎡"双龄教育中心",配置全龄友好设施,年开展跨代际活动48场;二是资源数字化,开发家庭教育慕课平台,原创视频课程获省市双优认证;三是服务普惠化建立"4个90%"培训机制(老年/青少年/职工/新市民群体覆盖率均超90%),年培训量突破5万人次。创新"学分银行"制度,实现学习成果可累积、可兑换。
构建教育康养融合发展生态圈
街道实施"教育+"战略推动跨界融合,医养联合李良济国医馆开发中医养生课程,开展健康主题月活动;文教联合,依托苏式花窗博物馆打造非遗传承基地,年接待研学5000人次。街道还与苏州大学等高校共建实践基地,孵化"苏式美育"特色项目。街道还开展银龄互助志愿服务,组建"时间银行"志愿者队伍,形成"老帮老""老带小"服务模式。通过建立区域教育康养联盟,实现20余家单位资源互通,年受益居民超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