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雨落,正是人间四月天。近日,狮山横塘街道狮山二社区活动中心内飘荡着竹香与笑语,居民朋友齐聚一堂,共同编织“花窗风铃”,让传统手作在春风里焕发新生。
竹条在指尖翻飞,逐渐勾勒出仿若江南园林花窗的花纹。居民阿姨们和孩子们分工协作:年长者熟练地打好风铃骨架,原色、粉色、蓝色三种竹条交叉编织;小朋友则好奇地学习如何将竹条整齐穿插。老师不时指导:“这儿的节点要紧实一些,才会更耐用”“把色彩分布均匀一点,整体才显得和谐”。
做好风铃后,孩子们便迫不及待挂上小巧的纸鸢,阿姨们则在下端系上流苏书签,上面点缀着古诗里的吟句。风铃轻摇时,“叮咚”声声宛若春雨敲窗,细碎悠扬,仿佛诉说着四季更替。 “从前老宅子的花窗就是这样的。”七旬的周奶奶抚摸着风铃的轮廓感慨道。
这场活动不仅让传统竹编技艺走出记忆,更通过代际协作让文化血脉悄然流动。当孩子们举着风铃追逐光影,那些曾藏在书里的中式美学,正随着竹影摇曳照进现实。一串串风铃,不仅是工艺品,更是社区温情的见证,是春日里人心相系的纽带,带动了人人关注传统、践行美德的良好风尚。
狮山二社区活动负责人表示,节气手作已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纽带。未来社区将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如中秋扎兔灯、冬至剪窗花等民俗体验,让居民尤其是青少年们在实践中触摸文化根脉,把社区建设成传统美学的活态课堂,让传统文化如春风化雨,滋养每个寻常日子里的幸福时光。(顾晓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