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调动群众自治主动性,不断推进商住小区“熟人化”建设,浒墅关秦馀社区以文化阵地建设为核心,以管理服务能力提升为抓手,建设升级“遇见山·共享空间”“社区舞蹈房”等一批幸福里阵地,回应居民的“呼声”,增添生活的“甜头”。
便民服务接地气,居民乐享“家门口”温暖
近日,“遇见山·共享空间”内人头攒动,缝补衣服、修鞋、测血压、口腔义诊等便民服务摊位前围满了居民。政策宣传专区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社保、养老等问题,吸引不少老年人驻足咨询。现场还活跃着文艺爱好者的身影,悠扬的电吹管与二胡合奏为活动增添欢快氛围。“这些服务贴心又实在,还能边排队边听音乐,社区真是想到我们心坎里了!”居民李阿姨连连称赞。
据悉,“遇见山·共享空间”自升级改造以来,已累计开展邻里市集、暑期夏令营等特色活动30余场次,服务居民超1500人次。该空间既是便民驿站又是“社区会客厅”,及时收集居民建议,协商解决民生问题。空间特别设置的“居民舞蹈区”“儿童娱乐区”“图书阅读角”,成为居民家门口的热门“社交点”。
文化赋能添活力,健身沙龙舞动新风采
社区依托浒墅关经开区公共文化配送服务,举办“广场舞健身沙龙活动”。专业舞蹈老师为“社区舞蹈队”学员教授全新主题舞蹈,从动作编排到节奏把控细致指导,学员们热情高涨,舞步渐趋流畅。“跟着专业老师学舞,不仅提升水平,还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队员王女士表示。
近年来,社区深耕文化惠民,挖掘刘汉琴、张林妹、欧阳艳玲等文艺骨干,培育出“秦韵”(广场舞)、“馀民乐”(古典舞)、“馀梦行”(模特秀)三支特色队伍。其中,“馀梦行模特队”凭借优雅台风与创新编排,曾斩获“苏康养杯”文艺展演一等奖,成为社区文化名片。三位达人定期在社区舞蹈教室开展公益教学,带动百余名居民参与,团队多次在市区级赛事中崭露头角。
接下来,秦馀社区将持续整合资源,以“便民服务+文化供给”双轮驱动,打造更有温度、更具特色的社区生活圈,让“海棠红·幸福里”真正成为居民幸福的底色。(申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