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孩子回家主动翻起了《三国演义》,并开始分析家庭成员的性格像哪个三国人物,这种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联结’的转变,正是经典阅读的魅力。”家长顾女士表示这次杏秀社区和沧浪实验小学校一起举办的“沉浸式四大名著围读活动”打破了读者和名著之间的距离感,让孩子爱上传统文化,体悟到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
本次活动共办四场,参与人数约500人左右,采用“讲座模式+情境体验”设计;《西游记》围读中志愿者先向孩子们介绍了《西游记》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并通过播放经典动画片段,迅速将孩子们带入了奇幻的西游世界,随着志愿老师用略带沙哑的嗓音念出“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拜佛求经”时,这场以“取经路线图”为线索的创意短剧演绎着“团队协作”的现代启示。当孙悟空因打死了六个强盗,唐僧认为他野性难驯,责怪于他并借此机会给他戴上了紧箍咒,以约束他的行为时,小李突然开口:“我觉得大圣像被家长误解的我们,每次考砸了我爸就说‘你跟谁学的’,跟唐僧说‘你怎么又杀人’一模一样。”这话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同桌女生小美接话:“那紧箍咒就是家长的唠叨呗,越反抗越疼。”话音未落,纷纷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在场的家长们纷纷陷入沉思;《空城计》作为《三国演义》的经典片段,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还感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智慧与魅力。诸葛亮布计、司马懿探城以及计谋成功的场景。在志愿者们的讲解中,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还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重现了“空城计”的关键场景。他们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赋予了角色新的生命力。一位参与活动的小朋友表示:“当我读到诸葛亮镇定自若地弹琴时,仿佛看到了他在城楼上从容应对的场景,那种智慧和胆识让我非常佩服。”随后,大家积极发言,各抒己见,针对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性格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有人认为诸葛亮的智慧在于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深知司马懿多疑的性格,因此敢于冒险施计;也有人提到,司马懿的谨慎和多疑既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弱点,正是这种性格让他错失了攻城的良机。甚至有的小朋友提出如果司马懿没有中计,故事会如何发展。此次围读和讨论中,孩子们纷纷表示学会了如何从经典中汲取智慧,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水浒传》聚焦“武松打虎”片段,引导孩子们思考武松打虎这一行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意义。同学们了解到,武松打虎不仅是一个英雄壮举,更是为百姓除去了一大害,体现了他的侠义精神。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激励着青少年面对困难时要勇敢、果断,同时也要具备智慧和理性;《红楼梦》围读以“大观园诗词大会”开场,大家模仿书中角色即兴赋诗,探讨“宝黛共读西厢”中的青春哲思。
杏秀社区党委书记梁婷介绍,青少年四大名著围读活动不仅能让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经典名著,还能通过互动体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未来杏秀社区将针对不同年龄层推出“罪与罚推理夜”“鲁滨逊手账漂流记手账课”等特色阅读活动,继续打造名著围读活动,为青少年的成长注入文化的养分。
通讯员:孙侣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