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社区志愿服务专业水平,凝聚基层治理新力量,近日,通安镇华通六区举办了“赋能成长 蓄势前行”志愿者专题培训。活动邀请了扎根社区服务多年的公益人王松松担任主讲,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剖析、工具实操三个维度,为15位新人志愿者开启沉浸式学习之旅。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参观了“益帮”志愿者服务中心的文化墙与辖区能人展示区,通过照片墙、荣誉证书和服务案例,了解了团队八年间在社区服务、应急救援、助老助残等领域的实践成果。社区工作人员的讲解让学员们直观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与意义。
理论课堂上,王松松以“志愿服务的温度与刻度”为主题展开了分享。这位带领团队获评多个优秀志愿组织的负责人,没有堆砌专业术语,而是用“楼道堆物劝导三步骤”“老人防诈宣传顺口溜”等接地气的案例,将沟通技巧、服务规范等专业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指南。当谈及自己从普通家庭主妇成长为社会组织带头人的经历时,她特别分享了一张珍藏的工作照——照片里的她正弯腰倾听坐着轮椅的居民说话。“志愿服务不是单向付出,而是生命与生命的彼此照亮。”这番肺腑之言让在场志愿者频频点头。
随后的分组研讨环节,社区工作者提前收集的“治理难题盲盒”成为焦点。针对“独居老人精神关怀不足”的痛点,退休教师张阿姨建议组建“银龄互助帮帮团”。现场还模拟了高空抛物劝阻、文明养犬宣传等典型场景,通过角色扮演提升志愿者的矛盾调解能力。
“原来志愿服务不是光凭热情就行,更需要智慧和技巧。”首次参加培训的90后志愿者小顾感慨道。华通六区负责人表示,后续将通过“服务积分制”“能人工作室”等机制,让志愿者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社区治理效能,真正实现“助人自助”的良性循环。(姚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