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瓶要拧开盖子踩扁,旧电池得用塑料袋单独装好……”最近,通安镇华通四区的居民家里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老师——社区志愿者带着彩图手册和实物卡片,挨家挨户教大家如何正确分类垃圾。
为了让垃圾分类真正走进千家万户,社区开展了“垃圾分类进万家 绿色生活新时尚”入户宣传活动。志愿者们分成小组,用居民听得懂的大白话讲解分类秘诀:“废报纸、快递箱、塑料瓶这些能卖钱的放绿桶,但要记得压平整;过期药片、旧灯泡这些,废电池这些‘危险分子’得用塑料袋包放红桶;菜叶子、鱼骨头、剩饭剩菜这些厨房垃圾装灰桶,能变肥料;用过的纸巾、破碗这些实在没法用的才放蓝桶。”为了方便记忆,志愿者们还编了顺口溜:“纸塑玻金可回收,电池药品要收好,剩饭剩菜变肥料,其他垃圾蓝桶放。”
在张阿姨家厨房,志愿者小王发现她把废电池和剩菜混在一起,马上拿出准备好的厚塑料袋:“这种会污染环境的垃圾,要像包粽子一样裹严实,送到小区红色回收箱。”边说边演示如何打包有害垃圾。看到李奶奶记不住分类方法,志愿者小朱把口诀录成语音存在她手机里:“您垃圾分类时点开听听,就像我在旁边提醒您。”活动特别注重实用技巧:教大家用旧纸盒自制分类盒,还现场示范如何处理油腻的外卖餐盒——先用纸巾擦去油渍,塑料盒就能放进可回收垃圾桶。
社区负责人表示,此次入户宣传活动覆盖社区众多居民,有效提升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为社区环境改善打下基础。接下来,华通四区将通过多样化手段深化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让垃圾分类知识更生动易懂,引导更多居民养成环保习惯,共同建设整洁宜居的社区环境。(何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