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阅”天
今天,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
阅读
是苏州的城市气质
不管是古时的状元之乡
还是如今的院士之城
绵绵书香,始终浸润着苏州
新规明确
公共阅读服务场所及其设施
免费开放
今天起,《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推进书香社会建设的决定》正式施行。
《决定》明确
公共阅读服务场所及其设施
实行免费开放
在双休日、法定节假日
和学校寒暑假期间
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开放时间
鼓励和引导高等学校图书馆
和其他单位、个人的阅读服务场所
创造条件向公众免费开放
完善全民阅读数字服务
建设全市统一的数字化阅读服务平台等
苏州人最爱看什么书?
大数据发布
2024年
苏州市公共图书馆系统
全年书刊文献外借
1811.26万册次、722.56万人次
市民阅读热情高涨
去年,苏州成人借阅次数最多的图书是《长安的荔枝》,少儿借阅次数最多的图书是《米小圈上学记》。
年度销售榜单
揭示市民阅读取向的三大转向
在文学领域,《活着》《我的阿勒泰》《长安的荔枝》等经典作品持续领跑,展现读者对精神治愈的永恒追求;
少儿读物呈现趣味化转型,《如果历史是一群喵》系列通过拟人化叙事重构历史认知;
社科类图书《躲在蚊子后面的大象》《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等心理学著作的热销,映射现代都市人的心灵疗愈需求。
而《第一目击者-青少年校园现场急救》《荒诞医学史》等急救知识、生态环保类科普读物跻身热门榜单,昭示市民公共意识的显著提升。
数字阅读呈现爆发式增长
线上线下服务总人次突破5322.96万,较上年增长16.69%。
苏州本土出版机构深耕文化沃土
销售码洋突破2.51亿元
实体书店销售品种达142万种,销售数量达2230.4万册,销售码洋达6.97亿元,展现线下渠道韧性。
市民网络购书蔚然成风,据当当网数据显示,市民全年购书614.89万册,册数占全江苏19%,销售码洋占全江苏21%,均位居全省第二。
苏州地方文化类图书异军突起,《家在古城》《又见繁华——苏州传》《猛将还乡——洞庭东山的新江南史》等作品以微观叙事重构文化认同,成为年度现象级出版物。
苏州
为阅读者奉上满满诚意
读书,是刻在苏州人骨子里的基因
长久以来
苏州也为阅读者奉上满满诚意
打造城市书房,让阅读触手可及
让“自助阅读”牵手“苏作天工”的昆山市首家非遗图书馆、开设在“稻田边”的相城区心田里·洄望书房...
去年以来,苏州积极推出开放性、创意性、融合性的公共阅读服务空间,精心打造“小而美”“在身边”的城市书房,涵养人文气质、提升城市品味,引导优质阅读资源直达基层。
全市已构建起“市-区-镇街”三级图书馆网络,共有市级图书馆2家、县级市(区)图书馆11家、镇(街道)分馆273家,148座24小时城市书房如同星辰点缀苏城,让阅读服务突破时空界限。
全年超3.2万场阅读活动织就全民阅读网络
公共图书馆举办的11367场读者活动,既有学术大咖领衔的深度读书会,也有亲子共读的温馨工作坊;
农家书屋的3082场主题活动让书香浸润乡野,18300场社区阅读推广活动构建起“15分钟阅读圈”。
这种立体化、多维度的阅读服务体系,让“手不释卷”成为苏州人日常生活的诗意注脚。
最是书香能致远
让我们一起
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奔赴这场美好春光里的阅读盛会
让书香满溢苏城吧!
“苏州好书榜单”
苏州之路
苏州经典
苏州记忆
苏州人文
普及读物
以下10条游学线路集《苏州全书》名人典故、人文风光与研学休闲于一体,串联苏州的古今过往。
10条游学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