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受梁溪区委书记,无锡梁溪科技城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朱刚委托,梁溪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无锡梁溪科技城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陈涵杰主持召开无锡梁溪科技城管理局党委、无锡市梁溪科技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第十五次联席会议暨重点工作推进会。梁溪区和梁溪科技城领导祁军、余遥、徐建峰、蔡佶靓、任鸣杰、魏斌、黄蓉、范文君出席会议,管理局和集团各部门负责人,区相关部门、国企平台和街道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关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的通报。听取场景应用示范中心进展情况、重点科研院所合作项目推进事宜等工作汇报。
会议强调
科技城上下要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举一反三,引以为戒。
坚持责任闭环
科技城上下要始终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强化压力传导,拧紧责任链条。管理局党委和集团党委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自觉承担“第一责任人”责任,积极履行“一岗双责”,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持续织密廉政风险防控网。纪委部门要深化落实监督专责,强化巡查整改,持续督促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确保责任层层传导落实到位。
抓实学习教育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不仅要在制度上查漏补缺,思想上拧紧开关,更要在抓实党纪学习上进一步巩固深化,党员“破法”无不始于“破纪”,管理局党委和集团党委要结合学习教育安排,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的纪律教育机制,突出重点内容、抓好重要对象、创新方式方法,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把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日常遵循。
筑牢廉洁防线
科技城上下要牢记初心使命、严守纪律规矩,从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规范自己,时常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权、慎独、慎微、慎友,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廉洁意识、责任意识,时刻紧绷纪律之弦。要持续推动工作作风转变,紧扣“效率”关键、突出“勤奋”主题,固强补弱、有的放矢,打造高效便利、公正透明、亲商安商的赢商新环境。
会议指出
场景创新不仅担负着重要的招商职能,更是科技城打造产业标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要加强场景创新顶层谋划。围绕科技城资源禀赋和产业生态,紧抓需求和能力牵引,以赋能科技城产业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导向,系统谋划场景创新工作思路,挖掘场景应用,统筹场景创新资源、动态管理场景清单,构建全流程工作体系。
要打造场景创新示范应用。场景创新核心在于技术落地和产业赋能,加强空间信息、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重点领域的场景推进,要积极帮助企业对接场景应用机会,打造示范应用场景,吸引成熟项目落地,释放场景应用与本地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带动产业链整体升级。
要扩大场景应用外部辐射。谋划特色场景机会,组织常态化场景对接路演,强化供需对接,激发各类主体参与场景应用的积极性。提炼经典场景创新案例,形成可复制的场景应用运营模式,以场景创新积极赋能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打造智慧城市新样板。
梁溪科技城要持续擦亮“科创底色”,加速提升“科技”属性和“科创”浓度,以“三科倍增”计划为牵引,结合“项目经理人制”,统筹推进一批高质量科研院所合作项目落地,打造有科技城特色的科创平台。
会议要求
赋能产业按需建设
科研院所项目要基于科技城既定的产业发展规划,遵循“按需建设”原则,秉持“干一个、成一个”的务实理念,围绕产业定位有序推进,深入研究产业赋能路径,确保每个项目都能切实发挥作用,实现建设效益最大化。要明确研究院与创新中心功能区别界限,高度重视研究院的研究能力培育,精准评估本地实际需求,明确人员规模、资金投入、预期成果,构建坚实的研究基础,实现成果的持续产出。
深化政企协同联动
科研平台建设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要深化政企合作,引导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平台建设运营,共担责任、共享成果、互利共赢。成果不能仅停留在实验室的样品阶段,要严格遵循市场化逻辑,聚焦实际产出与经济效益。要借力大企业成熟的运营管理优势,强化人员、财务、物资等全要素管理,确保平台高效运转,充分发挥大企业市场渠道、资金实力优势,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进程,推动公共平台可持续发展。
多维发力健全机制
明确科研院所项目建设实施路径,在制度规范、经费管理、能力建设等多维度精准发力,确保其长效健康发展。平台运营管理要科学划定权责边界,重点明确人员、财务、物资及知识产权的权属与管理范畴。特别是科研成果转化方面,需建立清晰的成果认定机制,避免科研机构成果归属模糊化,切实保障科技创新主体权益。同时,要加快推动平台从“输血”向“造血”功能转变,将自我发展能力培育贯穿科研院所项目设立及运营全过程,确保平台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会议还听取研究了其他事项。下一步,梁溪科技城将持续筑牢廉洁防线,紧扣新质生产力发展脉搏,凝聚各方合力,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举措,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创产业高地,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