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繁花与缪斯:阿尔丰斯·穆夏的世纪绮梦”在无锡博物院中区二层展厅开展,当日14:00起正式对公众开放。通过“巴黎的新艺术先锋”“‘美好年代’与商业艺术先驱”“回望与回归的民族之心”三大主题板块呈现捷克国宝级艺术家、新艺术运动先锋代表阿尔丰斯·穆夏浪漫而又庄严的艺术世界,为观众带来一场唯美梦幻、直抵心灵的视觉盛宴。展览将展至8月24日,这也是无锡博物院开馆以来的首场收费展览。
100+幅真迹,邂逅穆夏的繁花世界。本次展览展出百余幅穆夏真迹作品,涵盖了他在巴黎与布拉格两个不同创作时期的作品。其中大部分均为百年前穆夏亲自参与制作的原版石版画作品,完美呈现大师高超的艺术造诣。
数幅珍贵手稿,探索大师的创作秘密。与此同时,本次展览还将展出数幅珍贵手稿,让观众可以一窥穆夏的创作过程,对大师艺术作品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多样艺术领域,凝望跨世纪的浪漫绮梦。本次展出的展品,横跨戏剧海报、装饰画、商业海报、书籍插画、平面设计等诸多艺术领域,将穆夏的视觉美学全方位呈现于观众眼前。
为了让观众进门就能感受到穆夏美学氛围,在一楼中厅的1号展厅同步展出穆夏代表作之一《茶花女》,观众可免费进入观看。在无锡博物院一楼大厅开辟文创专区,展示售卖穆夏展周边精美文创,品类超两百种,涵盖化妆包、明信片、冰箱贴、香薰、胶片书签、午睡毯、纸巾盒、真丝眼罩、拼图等,兼具美学与实用价值。此外还增设大头贴机、趣味扭蛋机等时下热门互动区。
作者及展览解读:
阿尔丰斯·穆夏(Alphonse Mucha,1860-1939年)是捷克国宝级艺术家,新艺术运动先锋代表,其创作涉及绘画、海报、书籍、服饰、珠宝、家具、建筑等多个领域,是真正意义上完全面向大众的艺术家。19世纪末,穆夏凭借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穆夏风格”扬名巴黎,重塑了那个时代的视觉语言,其影响遍及多个艺术和设计领域,并持续至今。进入20世纪,在强烈民族情感的驱使之下,穆夏逐渐将工作重心转向斯拉夫民族文化的复兴,并最终回归祖国怀抱,致力于捷克文化与慈善项目的创作与推广。
从具有开创性的戏剧海报到唯美精致的装饰联画,从具有实用功能的商业设计到饱含爱国情怀的艺术表达,本次展览以100+幅穆夏真迹作品展现其个人艺术生涯与时代浪潮、社会变迁、民族命运的紧密联系。
展览板块一:巴黎的新艺术先锋
新艺术运动是一场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各国的国际性艺术与设计运动,强调从自然界汲取灵感,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形态,提倡艺术融入日常生活。
1894年,阿尔丰斯·穆夏为巴黎极富声望的戏剧明星莎拉·伯恩哈特的新年戏剧《吉斯蒙达》设计海报,由此一举成名,开创了新艺术运动的标志性风格——“穆夏风格”:以理想化的女性形象为画面主体,运用自然花草图案、优美的曲线、简洁的轮廓线、象征意味的符号,并融合了拜占庭、巴洛克、洛可可以及东方浮世绘等艺术风格。
当时又正值妇女解放运动兴起,女性题材成为艺术热点。穆夏创作了大量以女性为主题的装饰画作品,延续其戏剧海报风格,赋予画中女性梦幻造型和华美服饰,展现优雅迷人的形象。
展览板块二:“美好年代”与商业艺术先驱
“美好年代”(La Belle Époque),指的是欧洲社会史上的一个时间段:大致从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时期,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阶段。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电气时代”。
经济的迅速发展,让法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大规模工业生产推动了商品多样化和消费文化的兴起,商业广告和视觉设计的作用日益凸显。阿尔丰斯·穆夏的商业设计以极高的艺术水准和鲜明的个人风格,引领了世纪末流行文化,更提高了商业艺术的地位,推动了其专业化发展。
展览板块三:回望与回归的民族之心
19世纪末,阿尔丰斯·穆夏已然成为巴黎炙手可热的商业艺术家,但始终怀有强烈的艺术使命感。他认为“艺术天赋是上天赐予的责任”,因此不断尝试,越来越多地将文化信仰和斯拉夫民族元素融入创作,传达深层意义与情感。1902年,穆夏出版了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装饰文档》,集中展示了其标志性的“穆夏风格”,是对巴黎时期商业艺术创作的一次回望和总结。与此同时,他的创作主旋律开始转向民族传统。
1910年,穆夏最终回到捷克,定居布拉格,专注于大型历史油画《斯拉夫史诗》系列的创作,并热衷于公益创作。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庄严厚重,具有鲜明的斯拉夫民族特色,展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