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灵秀,荡口繁华
昨天,单霁翔现身荡口古镇
走读古镇、开讲授课、品味美食……
锡山人的朋友圈都在刷屏
荡口古镇的韵味
不仅藏在如画的江南景致里
还流淌在烟火美食的滋味里
从古镇牌楼开始漫步
单霁翔打卡了众多锡山美食
就让我们跟着他的脚步
看看他在荡口古镇,都吃了什么?
01 『 走油肉 』
来到位于荡口古镇
仓河北街的走油肉店
单霁翔被扑鼻的香味吸引
走油肉是荡口人熟悉的一道美食,源于康熙年间,素以肥而不腻、酥香软滑著称,最经典的就是加入雪里蕻菜干烹制,即“梅菜扣肉”。
它其实早就出现在袁枚的《随园食单》里,那时它叫作“油灼肉”,做法同今天并无二致,“用硬短勒切方块,去筋襻,酒酱郁过,入滚油中炮炙之,使肥者不腻,精者肉松。将起锅时,加葱、蒜,微加醋喷之。”
02 『葛根酥』
行走在古镇的石板路上
单霁翔路过一家粗粮零食店
店主向他介绍了葛根酥
入口咸香、酥香回味
老人孕妇孩子都适合食用
单霁翔品尝之后夸道
“很有特色,我就觉得很新鲜”
询问店主是不是都是自己做的
并表示感谢
03 『太湖翠竹』
借云馆是华秋萍整理《华式琵琶谱》的起点,一曲琵琶,声声缭绕,余音不绝。在这里,单霁翔品尝了太湖翠竹以及当地传统糕点,探寻江南古韵。“这茶真好喝!”单霁翔对太湖翠竹夸赞不已。
斗山独特的地理环境成就太湖翠竹翠绿油润之色、清高持久之香、鲜爽甘醇之味。太湖翠竹连续多届荣获金奖、银奖,成为锡山区极具代表性的地理名片。
04 『 传统糕点 』
在借云馆
单霁翔还品尝了
芡实糕、荡口麻花等
当地传统糕点
芡实糕主要材料是鲜芡实、糯米粉、白糖,揉成面团做成糕的形状,放入锅中蒸熟,具有补脾、益肾、固涩等功效。
荡口麻花外形小巧、口感酥脆、甜香为主,比北方大麻花更细短,常拧成2-3股,精致易入口。旧时逢年过节家家炸麻花,寓意“拧住福气、甜蜜团圆”。江南人习惯搭配太湖翠竹、碧螺春等清茶食用,解腻提香,体现“细品慢饮”的生活态度。
05 『青鱼八大碗』
一席青鱼宴,尝尽甘露鲜
来到荡口古镇
当然少不了推荐本地
最有特色的青鱼八大碗
在荡口书香世家酒店
八大碗肯定有让单老食指大动
青鱼八大碗是鹅湖镇的特色宴席,以当地特产干甘露青鱼为食材,拆尽一条鱼,做成一席宴。八大碗包括:鱼汤青鱼小馄饨、葱油青鱼块、芙蓉青鱼圆、古法青鱼尾、老烧青鱼块、五彩青鱼片、香酥青鱼头、大蒜烩鱼肚。
趁着春意正浓,风光正好
跟着单霁翔的步伐
一起逛吃锡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