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昆山法院发布十项举措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
4月23日,昆山法院发布《关于发挥审判职能服务保障昆山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十项举措》,聚焦审判职能精准发力,为创新成果保护与创新活力激发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此次发布的《十项举措》涵盖多个关键领域: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激发科技创新动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释放产业创新活力;支持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保障科技人才创新利益,增强创新创业动力;加大侵权惩罚赔偿力度,营造公平竞争秩序;深化数字司法综合应用,赋能数字经济发展;加强司法人才素质培养,推动审判提质增效;构建多元基层治理格局,深化司法保护协同;凝聚各方专业调解力量,完善多元解纷体系;健全安商惠企服务体系,延伸司法服务触角。
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昆山法院将深化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重点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构建全链条、全周期的司法保护网络。通过妥善审理各类纠纷,引导科研院所、科创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方面,将针对高科技及产业转型升级相关民商事案件,精准运用诉讼保全、惩罚性赔偿等司法手段,并探索建立涉科技企业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机制,最大限度降低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支持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方面,昆山法院将在重点产业园区、科研院所设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系点,依托企业重整服务中心平台,灵活运用庭外重组、预重组等多种方式,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
科技人才权益保障也是此次举措的亮点。昆山法院将通过裁判确立规则,推动招才引智政策落实,平衡劳资权益,深化类个人破产改革探索,助力“诚实而不幸”的创业者走出困境。
此外,在侵权赔偿、数字司法、人才培养、基层治理、多元解纷、惠企服务等方面,昆山法院也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将通过严惩侵权行为、加快数字法院建设、组建专业审判团队、完善调解机制、开展“法治体检”等方式,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责任编审 | 李传玉 陆乐
融媒体记者 | 段晓芳
融媒体编辑 | 朱敬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