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
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在无锡举行
选择惠山作为承办地
一个个高矮胖瘦不同的“钢铁运动员”
走进各自比赛场地
“摩拳擦掌”施展才能
无锡市惠山区全民健身中心
成了人形机器人竞技赛场
主办方中国电子学会在调查中发现,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强磁场”,惠山在新赛道上加速奔跑。“无锡惠山的产业结构基础及其‘脱胎换骨’调整后的发展方向,无一不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牵。”相关负责人说,而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正渐成集群,由内而外的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产业集群,成为相关产业“磁场”,吸引一个个头部和高端企业加入惠山、融入人机未来。
超前布局底座扎实
近日,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约入驻无锡(惠山)人形机器人产业园,投资1.5亿元建设国内首个集研发、生产、检测全链条的智能外骨骼机器人产业化基地。位于钱桥街道的无锡(惠山)人形机器人产业园,是惠山布局、由惠山国控集团重点打造的未来产业载体,打造全国领先的机器人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建设中的产业园,以“投融建运”一体化模式吸引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将于今年12月投入使用,目前已有外骨骼机器人、管网运维机器人、清扫机器人等细分行业头部企业确定载体定制,落地发展。
“惠山区拥有完善的机器人产业链,包括谐波减速器、滚轴丝杠、机器视觉、整机线束以及外壳加工机床等一大批配套企业,未来还将进一步打造产学研及成果转化高端平台。”惠山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抢占“人形机器人”这一新赛道,惠山以“产业集群+特色专业园区”发展方向,以“链式”发展,谋划机器人产业新未来,推动前瞻布局。作为全区规划重点发展的“三新四强五未来”产业集群中五大未来产业之一,惠山计划在零部件、本体制造、系统集成等细分领域形成突出成果。去年,惠山区与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合作共建无锡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率先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达成成果产业化合作。
借助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等大院强所技术支撑,惠山引导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孵化了一批深耕机器人领域的优质企业。惠山在机器人领域有优越的技术平台作为底座,由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孵化的无锡黎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其开发的机器人“上”可用在航天、深潜、动车等国之大器,“下”也可深入中小企业关键生产环节。依托产业园区、“大院强所”,惠山全力构建机器人产业集聚“强磁场”,将出台系列支持政策,助推企业加快形成更强核心竞争力,为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国产化提供“硬核支撑”。同时,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吸引更多优质上下游企业集聚,提升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未来,惠山将积极推行包括工业、服务业、农业在内的各类场景开放,打造未来产业“先行先试”范例,更多的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将在惠山不断涌现。
“机器人天团”产业聚链
在人形机器人赛道
龙头企业超前布局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位于惠山高新区(筹)(洛社镇)的天奇股份先后成立人形机器人事业部、筹建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采集与应用实训基地,将人形机器人产业作为公司未来战略发展方向,为后续机器人与产线协同作业、产线场景改造等环节提供技术支撑,以及为人形机器人“入职”汽车工厂做好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无锡市首次将“人形机器人”列为独立产业集群,并遴选出两家链主企业。其中,天奇股份与优必选合资设立的无锡优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入选无锡市“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链主企业。前不久,天奇股份又迈出重要一步,与国内一家头部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签署人形机器人应用合作协议,进一步探索人形机器人在汽车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此次合作折射出企业在人形机器人智能制造应用领域的领先优势。”相关负责人说。
龙头企业加速突破,带领产业链紧紧跟上。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是支撑其运动、感知、决策和执行功能的关键技术模块。专业生产减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的高精尖技术企业,在惠山早有产业集群的布局。
伺服电机是机器人的“肌肉”。聚焦特种机器人产业链,仪坤动力科技(无锡)有限公司研发的高性能盘式电机在体积、重量上,与传统径向电机相比均减少了30%以上,能更好适应低温低压等恶劣工作环境,解决了飞行器动力推进系统相关技术“卡脖子”的问题。
机器人的减速器,相当于人类的“关节”。对减速机制造领域的“隐形冠军”无锡腾马精密传动有限公司来说,其自主研发的钛科玛格谐波减速机,拥有高传动精度、大减速比、零背隙、高可靠性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的关节减速和精密定位。目前,企业年生产高端行星减速机30万台,谐波减速机10万台,预计2025年产值将增长50%以上。
据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占整机成本70%以上。在惠山,一大批为机器人产业配套的谐波减速器、滚轴丝杠、机器视觉、整机线束以及外壳加工机床等零部件企业,已为全区逐步形成从零部件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打下良好的基础。
“左邻右舍”携手奔跑
位于惠山高新区机器人智能制造科技园的阿童木机器人,是一家聚焦轻型高速工业机器人的企业,主营产品有高速并联机器人、SCARA机器人、协作码垛机器人等。近年来,阿童木机器人通过构建“感知-决策-执行”三位一体的技术体系,实现15-50kg级重载并联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突围,构建起覆盖从轻量到重载的全产品矩阵。企业相关负责人说:“地方配套政策支持,周边配套企业资源丰富,人才储备充足,吸引企业落户于此。”
就在阿童木机器人公司旁边,还有一家生产机器人核心部件的企业——无锡腾马精密传动有限公司。前不久,腾马入驻惠山高新区机器人智能制造科技园,围绕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打造高精密行星减速机、谐波减速机两大系列产品的产能布局。“阿童木机器人就在旁边,为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腾马负责人说,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合作,不仅有着生产方面的便利,更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孕育出新的机遇和未来。
最近,人形机器人反推式行星滚柱丝杠装备项目落户惠山。一期重点建设专用机床制造产线及研发中心,预计年产值不低于3亿元;二期将打造集高端车间、研发大楼于一体的智能制造基地,推动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与高端装备产业的深度协同,更将通过标杆效应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以点带链、以链聚群”的产业生态,进一步增强产业链韧性。
链主担当技术实训职责。天奇股份作为人形机器人应用的链主企业,计划打造“无锡市(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应用数据采集与实训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计划配置30台套的操作训练岗位,在2—3年内完成,总投入约2000万元。目前已完成一期10个岗位的人员招聘,所需要的人形机器人、关节臂等设备材料及软件已签订采购合同,预计今年6月份可到位。
奔跑前进的“惠山籍”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还在陆续打出“王炸”好牌。“以此次盛会为契机,加速推动惠山区‘脱胎换骨’、实现‘鲲鹏迭变’,为无锡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贡献力量。”惠山区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