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是考生家庭关注的焦点,如何科学规划升学路径、合理选择院校专业成为家长们的“必修课”。近日,狮山横塘街道馨泰社区家长学校与苏州科技大学开展联建共建,邀请苏州科技大学副教授、省高考招宣老师孔沛琳副教授,前来开展“学涯馨途——江苏高考志愿与大学专业指南会”公益课程,吸引辖区30余名考生家长参与。
厘清规则 把准填报方向
“平行志愿投档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家长需重点关注考生位次与院校历年录取线的匹配度。”讲座现场,孔教授结合本省高考政策新变化,详细解读了招生批次设置、专业组调剂规则及特殊类型招生要求,并通过图表对比,直观展示近几年重点院校录取趋势。针对家长普遍困惑的“冲稳保志愿梯度”,她建议:“前两个志愿可适当‘摸高’,中间志愿求稳定位匹配院校,最后两个志愿务必兜住底线。”
“填报志愿不是家长‘一言堂’,孩子的兴趣与意愿同样关键。”孔教授特别提醒,大学四年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只有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和学校,学生才能在学习中保持持续的热情和动力。若部分家长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反而导致学生入学后出现厌学情绪。
互动答疑 破解升学焦虑
在自由提问环节,家长们就“中外合作办学认证风险”“某强基计划学科就业前景如何”“大学期间是否能文科专业转理科专业”等问题踊跃咨询。面对“是否该为名校调剂冷门专业”的争议,孔教授坦言:“若考生有明确职业规划,建议优先保障专业适配度;若更看重院校平台,则可接受适度调剂。”
“填报志愿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家庭教育的试金石。我们希望通过社区服务,让教育选择回归理性与温情。”馨泰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活动现场,家长张女士感慨:“以前总觉得填报靠‘蒙’,现在有了数据支撑和沟通技巧,终于能和孩子并肩作战了。”(周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