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精障家庭功能改善,增强家庭成员间的理解与情感联结,4月下旬,枫桥街道康复驿站连续举办了两场以“爱筑桥梁,为家庭开启‘心’旅程”为主题的家庭教育辅导系列活动,旨在通过趣味互动、情感表达训练与协作实践,为精障家庭搭建了一座沟通与关爱的“心”桥梁。
以爱为媒,解锁家庭情感密码
为了促进精康人员与家属间的互动,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社工通过引导爱的表现形式,体验“爱的五种语言”。通过视频解析与案例分享,引导精康人员及家属探索情感表达的新方式。社工结合“肯定的语言、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服务的行动和身体接触”五种表达维度,邀请精康人员及家属分享对“爱”的理解。阿康(化名)分享:“夸妻子‘你做的饭真好吃’。”阿晖(化名)表示“孙子过生日时给他买个蛋糕,包个红包”;阿富(化名)讲述了与丈夫骑行挖笋的温馨时光,引发共鸣。你一言我一语,活动现场被爱的温情包围着。
情绪共融,精康家庭“心”相融
为了加深精康人员与家属间的理解、包容,社工通过引导精康人员及家属进行情绪认知互动。通过“情绪演绎”的形式,展现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身心反应。阿婕(化名)的父亲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生动演绎了喜怒哀乐,直观展现了情绪波动时的身体反应。引得现场笑声连连,也让精康人员及家属深刻理解了情绪与行为的关联。随后的集体讨论中,大家积极分享经验,阿明(化名)提出:“情绪低落时,我会听轻音乐平静下来”;阿咏(化名)表示“大哭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但要注意场合”。社工借此强调健康宣泄的重要性,倡导通过运动、倾诉等方式理性应对情绪,为家庭关系减压赋能。
家庭共植,播种亲情新希望
在“家庭共植绿植”活动现场,温馨互动不断。精康人员与家属围坐在一起,好奇地拆开种子盲盒,猜测里面藏着什么植物的种子,欢声笑语回荡在房间。社工穿梭其中,耐心讲解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与养护要点,还亲自示范播种、浇水步骤。鼓励家庭成员们两两协作,共同养护绿植。阿华(化名)满脸期待,和家人认真规划着种植位置。社工见状,贴心提醒后续养护注意事项,并告知每周打卡规则,鼓励大家记录植物成长,分享养护心得。阿思兴奋地说:“这个特别有意义,今天带回家后,我要和家里人一起种植!”
行动延续,让“小确幸”串联家庭温度
活动尾声,社工邀请精康人员及家属写下“未来一周想为家人做的一件事”。阿思(化名)表示“每天都在为家人做开心的事—做饭”,并表示“今天回家后给大家分享晚餐照片”。阿婕(化名)表示“明天我帮助妈妈打扫家里的卫生,减轻妈妈的负担”。阿楷(化名)表示“回家后给家人捶背,让他们放松放松”。大家纷纷计划着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关心。
此次系列活动为精康人员及家属搭建起深度沟通、情感交融的桥梁。通过情感表达训练、情绪认知互动、家庭协作实践等环节层层推进,不仅显著提升了家庭成员间的互动频率与质量,更在彼此理解、包容与支持中营造出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枫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