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的广袤天地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基层治理的“红色细胞”,是群众心中的“主心骨”,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诠释初心,将党组织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个角落,他们就是小区党支部书记。近年来,苏锦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建强党支部书记为抓手,通过树典型、立标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筑牢思想根基,做理论学习的排头兵
王永健是汇翠社区第五党支部书记,他坚持把“三会一课”作为党员教育的核心阵地,结合社区实际推行“三学模式”,让党员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带头学”,每月主题党日,作为支部书记的他,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化身党课主讲人,用通俗易懂的 “小故事”解读国家的 “大政策”。这些生动鲜活的案例,让抽象的理论变得易于理解,使党员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刻领会党的方针政策,提升政治素养。“互动学”,他围绕环境提升、小区改造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议题,组织开展“议事式”组织生活会。在会议中,党员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仅增强了党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将组织生活会变成了凝聚智慧、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平台,有效激发了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学”,他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将学习阵地延伸到志愿服务一线,成立 “党员先锋志愿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禁燃禁放、环境整治等志愿活动中,在实践中锤炼党性,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让组织生活“活”起来、作用“实”起来。
银发显担当,做理想信念的践行者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话是老党员孙熙姝的真实写照。自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党员”二字便深深镌刻在她的心中,成为她一生坚守的信念和行动的指南。
在社区换届选举期间,孙熙姝不辞辛劳,挨家挨户送选票。遇到对选举政策不理解的居民,她就坐在楼道里,耐心细致地进行解释,直到居民明白为止;对于腿脚不便、无法出门的老人,她踮着脚从门缝塞进宣传单,并附上亲手书写的详细投票指南。她用真诚和耐心,架起了党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正如居民张大爷感慨的那样:“孙大姐送来的不是纸,是党的心。”孙熙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成为社区党员群众心中的榜样。
为民解民忧,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黄来鑫,是光华社区第三党支部书记,这位身兼数职的优秀党员,不仅是党员教育的行家里手,更是社区治理的“带头人”。在担任支部书记的同时,他还肩负着社区网格员和海棠先锋的重要职责,始终活跃在社区服务的第一线,用心用情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
平日里,黄来鑫时刻关注着社区里的独居老人和困难群众。他经常上门关心探访独居老人,为90多岁腿脚不便的刘师傅代配药品,为身体欠佳的低保户张师傅送去新鲜蔬菜。无论是邻里之间因琐事产生的纠纷,还是社区老人遇到的生活难题,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一次,社区独居老人顾老太在家中不慎摔倒,因行动不便无法起身。幸运的是,黄来鑫在日常上门关心时及时发现了这一情况。他迅速联系顾老太的家属,并协助将老人送往医院。由于送医及时,顾老太得到了妥善的治疗。黄来鑫的及时救助,让顾老太和家属感激不已。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为社区居民心中的 “贴心人”。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社区志愿服务的队伍中,共同为建设和谐美好的社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