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出行
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停车位是否富余
共享单车数量是否充足
不仅关系城市交通的“活力指数”
也彰显了人民群众的“幸福刻度”
重点区域精准施策
让停车“有位”
“以前骑车来购物担心没地方停,现在车位多了,停放整齐,逛商场的心情都更好了!”不久前,苏州高新区浒墅关永旺梦乐城周边两侧道板新增了100余米的非机动车停车位,引得前来购物的居民交口称赞。
近期,居民们发现,在浒墅关,不仅仅是繁华商圈,地铁站、工业园、居民区等重点区域也新增了许多非机动车停车位。一抹抹亮丽的黄色停车标线,清晰醒目的箭头指引,摆放有序的车辆,成为城市中一道独特的文明风景线。
浒墅关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车位施划通过实地勘测、需求调研,科学设置了多处非机动车停车专区,累计新增停车线350余米、车位450余个。既为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也有助于解决辖区工业园区员工通勤“最后一公里”难题。
“绣花功夫”贵在用心
桥下空间变身停车“巧空间”
看似不起眼的车位施划,背后体现的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水平。“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如何“下针”,就来自于对每一个民生细节的细致体察。
企业密集的地带,电动车停放是“老大难”问题。高新区枫桥街道鹿山路高架沿线路段汇聚了大量企业,是辖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带。近年来,随着企业数量和员工人数的不断增长,非机动车出行需求增加与周边非机动车位明显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
“我们发现简单划定禁止停放区这种方式,难以解决‘停车难、乱停车’现象。” 枫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相关负责人说。然而,城市街道空间有限,新增的停车位究竟该从哪里来?答案就是:城市里不起眼的“金角银边”——高架桥下的空闲空间。
以鹿山路高架桥下机非侧分带改造提升为契机,通过腾出高架桥下闲置空间的方式,枫桥街道在鹿山路高架沿线相继新建了6个非机动车“口袋停车场”,可为周边企业提供约30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
值得一提的是,枫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还结合枫桥本地文化、公益广告等元素,为这6个新增的非机动车“口袋停车场”,量身定制了“文艺护栏”。小小停车场,不仅有效缓解了周边企业员工非机动车停车问题,还化身成为文明风尚和枫桥文化的宣传窗口。
数智赋能
打通资源调配“末梢循环”
非机动车位区域施划完成后,后期对停放车辆的管理也是检验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的“必考科目”。在高新区,数字化手段正在城市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狮山横塘街道城管部门在经济网格服务工作中了解到,辖区某产业园存在周边共享单车数量不足的问题。
“我们与单车运维公司也联系过,他们的后台数据显示,这个区域车辆供给充足。”那么问题出在哪呢?通过街道智慧勤务云系统,工作人员发现,该区域的车辆“不足”是因为有着大量的“隐形车”。
原来,产业园有很多企业,有时候因为路况或其他原因,员工会把共享车辆临时停放在不同的门口,后台显示,这一区域大概有30%-40%的车没有停在规定区域内。正是这些“隐形车”,造成了“车辆不足”的困扰。街道随即协调共享单车运维公司,及时将这些“隐形车”放置到划定的停车区域,方便员工找车用车。
“在日常管理中,通过系统自动巡视功能,我们可以快速发现未按规定停放的共享单车,及时通知属地工作人员和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将车辆归位”,狮山横塘街道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实时数据分析与智能算法匹配,城市管理者不仅精准定位了“隐形车”的分布规律,更通过优化调度策略打通了资源调配的“末梢循环”,从而进一步提升市容秩序管理水平。
未来,高新区城市治理将持续
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
用细心、耐心、巧心
绣出城市品质
让城市管理更智能、服务更贴心
生活更精彩